名校集團化讓杭八成中國小跨入"名校"

  今年春季開學,杭州市天水國小的學生開學報到時領到了一張收費聯繫卡。今春開始,杭州市全面免收義務教育階段的雜費,所免費用由財政支付。胡冠華攝

12月4日,提起兒子就讀的國小,石女士禁不住笑了。早些年,兒子擇校的問題常常讓她夜不能寐。現在,兒子終於順利進入了家門口的“名校”星洲國小就讀了……

星洲國小是所新成立的學校,按理說不會是“名校”,但它的另一個身份——杭州求是教育集團下屬學校、求是國小“連鎖學校”讓它加入了“名校”行列。

  星洲國小成為“名校”,得益於杭州市委、市政府2004年9月開始推行的“名校集團化”戰略。目前,杭州市已成立51個教育集團,有191所中國小實施了“名校集團化”戰略,城區的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學校比例達到80%,優質高中招生比例達到86.1%。

滿城皆“名校”

“電梯式”模式可否推廣

教育優質資源分配不均,讓“非重點國小不上,非重點中學不讀”成了

除部分農村地區外,今後由政府投資的新建學校,原則上只建新學校,不取新校名,不掛新校牌,由名校管理,實現政府教育投入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最大化、最最佳化。

記者在江乾區采荷二小集團了解到,該集團內有三個不同校區,三種不同的辦學機制:實驗型、普通型和國有民辦型學校。三個校區納入一體化的管理當中,教學理念、師資培訓、大型活動等皆為一致,而各個校區又注重個性,采荷三小校區以計算機、外語為特長,筧橋校區則以體育為特色,受到家長和學生們的普遍肯定。

杭州市領導把這種做法稱為“電梯式”發展模式——新校、民校和弱校搭乘名校這架“電梯”,走一條低成本、小風險的發展之路。

突如其來的集團“鏇風”,引來諸多質疑:把幾所地理位置相近的學校捏在一起,然後掛上同一集團的招牌,就能迅速彌補各校之間的水平差距?如果沒有相應的配套改革措施,“教育集團”會不會流於形式?

普通學校升格

平價收費確保生源充足

在杭州城北東新園小區,居民們盼了三年的名校——青春中學分校今年9月1日開學了。初一年級招收了4個班級的新生,分校規劃辦學規模30個班,大大緩解了東新園一帶國中的“擇校熱”。

家長朱女士高興地說:“本來準備多花點錢,讓兒子參加民辦國中的搖號。青春中學分校辦到家門口,不僅是公辦的,教學質量有保障,而且也不用花大錢。孩子就近上了好學校,全家人都跟著省心。”

下城區是杭州市推進“名校集團化”力度最大的城區之一。這裡,有新校依託名校母體迅速成長的“嫁接”模式,有幾所學校捏指成拳的“聯盟”模式,有名校作為完整品牌異地開花的“移植”模式。而在江乾區,西子聯合控股集團向江乾區人民教育基金捐資1000萬元,建立九堡科技園學校發展基金,積極探索“名校+名企”辦學模式。

其實,教育集團多年前就以民間投資的形式出現了,但是,由於收費高等問題,以及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一直發展緩慢。公辦或國有民辦學校聯姻而成的“新教育集團”,具有更多的優勢:資金設備有保障,師資實力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