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1K411053水對道路工程影響的防治

1k411053 水對道路工程影響的防治

水與土石相互作用,可以使岩土的強度和穩定性降低,在工程中可使道路路基軟化,可以產生滑坡、沉陷、潛蝕、管涌、凍脹、翻漿等不良的自然地質和工程地質現象,給道路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危害,而影響最密切最持久的是地下水。因此要考慮地下水的類型、埋藏條件及活動規律,以便採取措施保證工程安全。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顆粒之間的孔隙、岩石的孔隙和裂隙中的水。土中水有固、液、氣三種形態,其中液態水有吸著水、薄膜水、毛細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細水可在毛細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零下溫度毛細水仍能移動、積聚,發生凍脹。

從工程地質的角度,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又可將地下水分為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圖1k411053)。上層滯水分布範圍有限,但接近地表,水位受氣候、季節影響大,大幅度的水位變化會給工程施工帶來困難。潛水分布廣,與道路工程關係密切。在乾旱和半乾旱的平原地區,若潛水的礦化度較高,而水位埋藏較淺,應注意土的鹽漬化,鹽漬土可使路基出現鹽脹和吸濕軟化,因此在該地區築路要做好排水工作,並可以採用隔離層等措施。承壓水存在於地下兩個隔水層之間、具有高水頭補給,一般須注意其向上的排泄,即對潛水和地表水的補給或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

路基的各種病害或變形的產生,都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濕和沖刷等破壞作用有關。要保證路基的穩定性,提高路基抗變形能力,必須採取相應的排水措施或隔水措施,以消除和減輕水的危害。

路基排水分為地面和地下兩類。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設定各種溝渠、地下排水構築物甚至是攔蓄宣洩等辦法達到迅速排水的目的。

路基排水分為地面和地下兩類。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設定各種溝渠、地下排水構築物甚至是攔蓄宣洩等辦法達到迅速排水的目的。

對於瀝青面層下的基層要慎重選擇,嚴格控制基層內的細料含量。在潮濕路段,應採用水穩定好並透水的基層。對於凍深較大的季節性凍土地區,應考慮凍脹和翻漿的危害。路面結構除滿足其他設計要求外,其總厚度還要滿足防凍層厚度的要求,避免路基出現較厚的聚冰帶而導致路面開裂和過量的不均勻凍脹。如果面層厚度不夠,可設定以水穩定性好的砂礫料或隔溫性好的材料組成墊層,來補足面層厚度。

道路所用的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質,需根據不同的工程與水文地質條件選擇不同的路基材料,採取不同的技術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