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畢業論文答辯:說話要給自己留後路

  他說:“我報考的是遼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去年9月下旬參加了論文答辯,並且很

輕鬆地拿到了85分,成績不是太高,也不算太低。總體上論文答辯的程式是這樣的:考生在2個月前就要交上論文。參加答辯前,導師基本審閱完畢,基本上通過了論文。答辯室設在一個教室,有3名教師,其中一名為主答辯老師。主答辯教師先讓考生用2-5分鐘的時間闡述論文的基本內容及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主題,內容包括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接著,主答辯老師開始提問,一般提5個問題,其中有1個問題可以不答。提問採取一問一答式,回答完所有問題後考生要退場,老師們根據論文質量和答辯情況,商定通過還是不通過,並當場給出分數。很快,答辯的老師召回考生,由主答辯老師當面向考生進行評論和指點,如果通過的話,當場將成績單交給考生。注意的問題有三個方面:一是要全面熟悉論文,要有自信心。老師主要會針對論文提出問題,只要做了充分準備,考生不必緊張,要有自信心。只有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二是準備資料和紙筆。考生可以拿著論文的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當遇到一時記不起來時,可以看一下資料。另外帶上筆和筆記本,可以列出答題大綱,使思考的過程變得很自然有序。最後是簡明扼要,留有餘地。回答問題時儘量抓住要害,不要東拉西扯,使人聽後不得要領,此外還要留有餘地,不要把話說‘死’。有的老師可能就太絕對的回答進行提問,容易讓人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