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日常工作中易出現的錯誤及查找方法(七)

3.對報表中有關內容的檢查

  對報表有關內容的檢查是報表檢查的核心,即對報表中有關數據進行審查分析,即驗證報表中的數據是否真實正確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並進一步觀察企業經營活動的合規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由於各種會計報表的性質不同,反映的內容不同,檢查的內容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如資產負債表是靜態報表,反映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它的資料來源主要來自資產負債和資本等賬戶。這類賬戶屬於實賬戶,既有餘額可供核算,又有實物可供盤點,還可以經過調查取證以及平衡分析、結構分析等,以證實報表數據的真實性;但損益表卻不同,其性質屬於動態報表,反映的是某一時期經營過程和結果,其資料來源於收入、成本費用等賬戶,一般無餘額,也無實物可供盤點,往往需要通過計算、攤銷、分配才能得出其報表項目數;所以對它們的檢查應採用不同的方法,以取得檢查的證據,取得檢查成果。

  (三)報表檢查的常見方法

  會計報表在編制時若出現錯誤或勾稽關係不對應,可以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

  1.審閱檢查

  審閱法也稱為順查法,是對報表錯誤檢查的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指按會計報表的編制順序再一次進行仔細閱讀和審視,看其是否存在問題,如各項目是否齊全,其內容是否充分反映,各項目數據是否按要求填列,文字說明是否準確等,如發現異常,則應進一步審查有關資料。

  2.計算覆核

  指對報表中所列的有關計算結果進行重新計算檢驗,視其是否存在錯、漏、重問題,特別是對報表中的小計、合計和總計進行覆核,對其應有平衡關係進行覆核,如:資產負債表中各備抵調整賬戶,加計為報表數據時應為其被調整賬戶與備抵調整賬戶之差,對該類數據應檢查加計的是否正確。

  3.相關數據核對

  這是上述問題的繼續,可以用來確定有關數據是否相符,如報表與賬簿有關數據,報表之間的有關數據等,如經核對不符,說明存在問題,應進一步查明原因。

  4.分析法

  分析法指對報表有關資料數據進行整理和歸納,判斷各種與理想狀態相差較遠的數據,分析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確定繼續進行檢查的重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