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中級考試考前培訓基礎班講義7

第六章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本章屬於一般內容。每年考試以客觀題的考查為主,但股極個別年份也考查過計算題。無形資產還可以同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結合考查。總體來說,本章在考試中所占分數不高,一般在2分左右。2005年的考試中只考了客觀題,所占分數僅1分。在06年考生應注意以下內容:
(一)掌握無形資產初始計量的核算
(二)掌握無形資產後續支出的核算
(三)掌握無形資產攤銷的核算
(四)掌握無形資產期末計量的核算
(五)掌握無形資產報廢和處置的核算
(六)熟悉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七)熟悉無形資產減值的跡象
(八)熟悉長期待攤費用的核算

第一節 無形資產

一、無形資產的確認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
無形資產可分為可辨認的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的無形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
無形資產應在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才能予以確認:
(一)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
(二)該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三)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不能加以確認。

二、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無形資產應以其成本入賬。
(一)購入的無形資產
購入的無形資產,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
購入的土地使用權,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並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待該項土地開發時再將其賬面價值轉入相關在建工程(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需開發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轉入開發成本)。
(二)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
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首次發行股票投資者以無形資產出資的,應以投出方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
(三)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
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其實際成本應分別以下情況確定:
1.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確定。
2.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其實際成本:
(1)同類或類似無形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無形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2)同類或類似無形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實際成本。
(四)自行開發並按法律程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
自行開發並按法律程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註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
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已經計入各期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在該項無形資產獲得成功並依法申請取得時,不得再將原已計入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資本化。
(五)債務重組取得的無形資產
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實際成本按“第十二章債務重組”的有關規定確定。
(六)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
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其實際成本按“第十三章非貨幣性交易”的有關規定確定。

三、無形資產後續支出
無形資產後續支出是指無形資產入賬後,為確保該無形資產能夠給企業帶來預定的經濟利益而發生的支出。
無形資產後續支出應在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

四、無形資產的攤銷
(一)企業應將入賬的無形資產在一定年限內攤銷,其攤銷金額計入管理費用(自用)或其他業務支出(出租),並同時沖減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
(二)無形資產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處置無形資產的當月不再攤銷。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契約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
1.契約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契約規定的受益年限;
2.契約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3.契約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契約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三)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以上原則確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