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法考前輔導

 
二、安全生產法律體系及範疇
(一)目前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
1憲法
2安全生產方面法律
 基礎法/基本法:《安全生產法》
 專門法:《礦山安全法》、《消防法》
 相關法:《勞動法》、《建築法》
3安全生產行政法規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 
4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 
5部門安全生產規章、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 
6安全生產標準
設計規範;
安全生產設備、工具類;
生產工藝安全衛生;
防護用品。
 7已批准的國際勞工安全公約
 ilo共通過185個國際公約,osh占70%;我國政府已批准公約23個,其中4個與osh有關。
(二)涉及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範疇
1綜合類
2礦山類
3危險物品
4建築業
5交通運輸
6公眾聚集場所及消防
7其他
8國際勞工安全衛生標準
第二章安全生產法
基本要求
 制定安全生產法的目的、適用範圍;
 安全生產的方針;
 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在安全生產方面應負的責任;
 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與有關部門和人員職責等規定;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事故調查處理有關規定;
 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工作中介組織機構的資質條件和責任。
第一節總則
立法目的、適用範圍;
安全生產管理的方針;
制定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主體。
制定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主體
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保障安全生產的要求,依法及時制定有關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
第二節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生產經營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應負的職責;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定、安全生產管理服務的提供及人員的能力要求;
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單位的安全管理要求;
生產經營單位在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的職責。
一、生產經營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義務:(第四條)
 必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全全生產。 
市場準入
本法第16條、第93條對作了明確的規定。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三、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定、安全生產管理服務的提供及人員的能力要求安全生產管理機構
第十九條:
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三百人的,應當設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三百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託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生產經營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委託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的,保證安全生產的責任仍由本單位負責。 
對安全管理人員的能力要求
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分兩類)
第20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
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可恨不得收費。
四、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單位的 安全管理要求本法第41條、第86條對承包、出租、租賃活動的安全管理問題作了明確的規定。
第四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
生產經營項目、場所有多個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定,或者在承包
契約、租賃契約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
五、生產經營單位在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的職責本法第42條、第91條對事故救援問題作了明確的規定。
第四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並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舉報制度
3、地方政府在應急救援中的職責有關地方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負責人:
 接到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4、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向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上報事故情況。
5、單位和個人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中的義務
第七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事故的依法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