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師考試:預先危險分析在安全評價中的套用研究

1.問題的提出
勞動部第3號令頒布的《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第十二條中,要求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設計單位在編制初步設計檔案時,應同時編制《勞動安全衛生專篇》,《勞動安全衛生專篇》中要有建設項目職業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採取的安全衛生措施的內容。1998年初勞動部第10號令頒布的《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管理辦法》中第六條,要求預評價大綱和評價報告書中都應有建設項目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其定量或定性評價的內容。這充分說明在對建設項目(工程)開展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或竣工驗收檢測評價時,均應對工程項目進行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和評價,並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險、危害的對策措施。這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也是各類安全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多年來本單位開展的100多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和驗收檢測評價項目的評價報告書中,都在“總論”中有一節關於“工程危險、危害因素分析”的內容。有些重要工程的安全評價報告書中,不僅在“總論”中有,而且在具體的評價章節中也有對某些危險性大的系統或單元進行危險、危害因素分析。但總的來說,對工程危險、危害因素的分析評價基本上仍停留在較粗放的階段,其深度和力度都還不夠。特別是對工程中危險、危害嚴重的生產系統或工藝、設備尚未做到突出重點深入細緻地進行危險、危害因素分析評價,這是有待於今後我們應當著力提高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提高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和檢測評價的質量,做好對被評價、檢測工程危險、危害因素的分析、辨識,從而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安全衛生對策措施,有必要將系統安全工程中“預先危險分析”的方法,套用於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和竣工驗收檢測評價中。 
  2.預先危險分析的方法 
預先危險分析方法是用來識別系統中的主要危險、危害因素,並對其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嚴重性進行分析評估,從而提出改進系統,預防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此法主要用在系統的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設計階段,也可用於系統竣工後的運行階段。其分析的步驟可概括如下。 
2.1熟悉分析對象的功能、構成、工作原理及工藝流程、環境條件等; 
2.2調查、分析類似的系統過去有關事故的教訓和安全生產的經驗; 
2. 3調查了解與人身安全、環境危害及有毒物質等有關的安全要求與規範、規程等; 
2.4分析系統故障狀態,有何種危險,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後果的嚴重性等; 
2. 5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險或危害的對策措施; 
2. 6編制預先危險分析表。 
預先危險分析方法是用表格的形式來分析系統危險、危害因素,達到分析透徹、深入、準確的願望。表格的形式和內容可隨分析人員的想法和被分析對象的不同而變化,表中描述的細節也有所差別。 
如果在對系統、子系統危險、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礎上,更想對其危險性(即危險程度大小)作個大致的評價,則可運用危險性評價的“打分法”。這種方法是把評價危險程度大小的因素歸納為三項,即危險或事故發生可能性(用l表示)、暴露於這種危險環境的頻率(用e表示) 和一旦發生事故可能產生的後果(用c表示)。前兩個因素l, e均表示危險發生的可能性,第三個因素c表示危險的嚴重性,那么,系統或子系統的危險性(用f表示)可用下式計算:f= l× e× c 
式中,l, e, c根據有關資料提供,可按不同情況分別賦予一定分值。按照分析、評價的對象,分別從兩個表中查得相應的分值,代入上式計算,即可算出危險性的分值。 
根據危險性大小,也可分別賦予危險性一定的分值。
3.預先危險分析套用實例 
下面以本所1995年進行過勞動安全衛生檢測評價的三明市汽車廠林業運輸車技改項目(由李發榮任項目負責人)配套的電鍍生產系統預先危險分析為例,闡述運用預先危險分析方法對工程危險、危害因素的分析、評價過程。 
電鍍是現代工業中常用的一種重要工藝技術,這種工藝要使用具有強腐蝕性的酸、鹼及劇毒性氰化物(如m cia等化學藥品。因此,電鍍作業容易發生灼傷、中毒等傷亡事故,危害嚴重。 
電鍍生產系統可分成排風、配製槽液、加熱、除油、除銹、電鍍、供電、槽液管理等8個主要子系統,現對它們分別進行預先危險分析,如表7所示。 
從電鍍生產系統存在的主要危險、危害類型有三種:一是存在作業人員和作業現場附近的人員受到氰化物蒸氣或酸霧的毒害(中毒或引起職業病);二是存在作業人員和作業現場附近人員受到飛濺和流出的鹼液、酸液或槽液的灼傷;三是存在著電鍍車間生產設備受到酸、鹼、槽液和有害氣體的侵蝕而加快腐蝕,由於設備腐蝕、損壞,不僅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還會加大作業人員中毒和灼傷的危險性。 
屬於“高度危險”及“顯著危險”的子系統有排風、配製槽液、電鍍和加熱、供電、除銹等六個子系統,對於初設計階段而言,應特別重視這六個子系統中安全防範措施的設計、施工,認真落實“三同時”。對於運行期間而言,應認真做好日常的安全檢查、維護和管理,發現隱患立即整改。除油及槽液管理子系統屬“可能危險”,也應引起設計者和使用者的注意,採取適當的安全防範措施。 
為了防止電鍍生產過程的危險、危害事故的發生,預先危險分析表中“安全措施”一欄,分別對每種危險、危害提出了相應的安全衛生措施,這樣在評價時就可以把電鍍生產系統初步設計中提出擬採取的安全衛生措施或是竣工工程中已採取的安全衛生措施與預先危險分析中提出的安全措施進行比較分析,並結合國家及行業相關的設計標準、規範、規程的要求,作出準確的安全性評價,並能夠提出更加切實可行的安全衛生對策、意見和建議。根據需要還可依據預先危險分析和危險性評價的結果,編制出設計用安全檢查表或投產後的定期安全檢查表,分別提供給工程設計部門使用和業主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安全檢查和安全教育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