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皮厚,吃個夠”記住這些晉升億萬富豪

“臉皮厚,吃個夠”記住這些晉升億萬富豪

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公布了“全球億萬富豪榜”。專家們發現,在近500位上榜富翁中,沒有人是靠摸獎致富的。身價在“10億美元”以上的497名超級富豪中,竟有237名是白手起家!至於要如何成為富豪,學術界已經歸納出五大“秘訣”,除了發揚創意、眼光獨到等外,還有“臉皮要特別厚”。此外,不少富豪都是玩牌高手,家庭婚姻生活美滿。

美國作家福利森指出,要成為億萬富豪,有如下五大秘訣:

一、懂得把偉大創意發揚光大:富豪不一定是某個偉大創意的發現者或發明者,但卻是能把偉大創意發揚光大的人。例如今年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茨,雖然是靠電腦作業系統dos發跡,但他並不是該系統的發明者,真正的“dos之父”很早就在一場酒吧鬥毆中喪生,享年只有54歲。

二、通常臉皮都鍛鍊得很厚:富豪的行為模式異於常人,常做出違反社會常規、招致他人忌恨的事。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的創辦人山姆·奧爾頓經常擾亂市場價格。一旦逮到機會,他便伺機向供應商殺價。所以供應商們都知道和沃爾瑪做生意不容易。因此,如果你想當好好先生,最好打消富豪夢。

三、抱緊資產:要想財富長久,就要具備足夠的定力,拒絕短期利益的誘惑,抱緊核心資產。微軟的比爾·蓋茨能夠多年蟬聯全球富豪榜首,就是得益於他能夠抗拒誘惑,不放棄微軟的大部分股權。

假設:我有一份很穩定的工作,每個月3000塊,只要我安心,努力的工作幾年後,一定會漲工資,譬如說2年後漲到4000塊。我假設我是做設計,建設設計,又或者我是買軟體,軟體工程師,等等,我不管我的工作是什麼,我肯定會知道一樣東西,那就是我對工作十分了解,熟悉。而且我肯定把自己的收入拿出1/3用來做穩妥投資。另外,我工作之餘,我拚命學習知識,金融各方面,各種投資工具,我去學習。好了,我肯定會遇到一件讓我肯定99%賺錢的生意,不過這生意要幾年內都沒問題的。那么好,我持續投資,每年只要30%的收益,10年左右我們通常能成為百萬富翁。即便沒有30%的收益,只要我每年都能保證有一定收益,最後,我們一定會獲得理想的回報的。

a、億萬富翁的神奇公式

假定有一位年輕人,從現在開始能夠定期每年存下1.4萬元,如此持續40年;但如果他將每年應存下的錢都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並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報酬率,那么40年後,他能積累多少財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額,多落在200萬元至800萬元之間,頂多猜到1000萬元。然而正確的答案卻是:1.0281億,一個令眾人驚訝的數字。這個數據是依照財務學計算年金的公式得之,計算公式如下:1.4萬40=1.0281億。

這個神奇的公式說明,一個25歲的上班族,如果依照這種方式投資到65歲退休時,就能成為億萬富翁了。投資理財沒有什麼複雜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觀念,觀念正確就會贏,每一個理財致富的人,只不過養成了一般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

b、錢追錢快過人追錢

台灣有句俗語叫:“人兩腳,錢四腳”,意思是錢有4隻腳,錢追錢,比人追錢快多了。和信企業集團是台灣排名前5位的大集團,由和信企業集團會長辜振甫和台灣信託董事長辜濂松領軍。外界總想知道這叔侄倆究竟誰比較有錢,有錢與否其實與個性有很大關係。辜振甫屬於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屬於急驚風型。辜振甫的長子———台灣人壽總經理辜啟允非常了解他們,他說:“錢放進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來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會不見了。”因為辜振甫賺的錢都存到銀行,而辜濂松賺到的錢都拿出來投資。而結果是:雖然兩個年齡相差17歲,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資產卻遙遙領先於其叔辜振甫。因此一生能積累多少錢,不是取決於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如何理財。致富關鍵在如何理財,並非開源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