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人生第一次掛科之後:關於自負,規則,與清華

其次,掛課的直接原因在於我的出勤和作業。一共六周的課,每周一次,我就翹了兩次課。第一次是去主持《中國合伙人》全球首映的超前首映;第二次是去見一個幫我介紹高盛高華summerintern的香港老闆商量實習的事情。而這兩件事當時對我的誘惑實在太大,當時又自負到認為“無論如何都會不會掛科”,不僅對翹課沒引起重視,更沒有對掛科的潛在風險有任何意識。在之後的大作業完成中,也總是抱著“這樣一門普通的課程怎么可能會掛”的心態。加之當時要準備一些其他社會活動,備戰gre,準備出國訪問等其他事情,於是乎對大作業的處理基本上是“草草一弄”.最後大作業分數超級低。

就這樣,我掛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任何鬆懈的心態,都潛藏著懲罰的暗流。“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稍有痕隙的心態大壩,都置人生前途於洪澇隱患。

我後悔。我後悔我沒能夠恪守本應恪守的學習紀律,而給自己造成了本不應該出現的損失,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我後悔我沒能夠認真的思考如何處理這門課和課餘活動的時間衝突,而導致了本應可以避免的違紀現象;我後悔沒能夠完整地嚴謹對待研究生生活中的學習生活,而讓自己的心態上出現了短板,這一塊短板就讓我流失了多少精心積澱起來的靠譜與踏實。

我痛心。我痛心不是因為掛科帶來的諸多麻煩,而是痛心我的自負與偏誤。我竟然因為生活的閒適而放鬆本來的嚴正態度。多年來辛苦養成並且急需繼續加強的自製,慎重等品質竟然在研究生學習期間不進反退,可以說從這個方面講,我的研究生學習是部分失敗的。而我自詡喜歡反思的一個人,竟然在嘗到惡果之後才恍然大悟,痛定思痛。我為我的無知與傲慢感到深深痛心。

我慶幸。不經受此懲罰,我可能永遠不會意識到我的心態流失問題有多么嚴重以及境遇處於多么緊急。如果沒有一次掛科這樣的經歷,可能我會這樣一直下去,然後在日後的工作崗位中繼續下去,總有一天我的問題會暴露。而那個時候,我將給自己和他人造成更大的損失。而今天我能夠在這樣一個機會及時接到當頭棒喝,幸甚至極。我慶幸處在清華這樣一個嚴謹的校園環境和嚴格的考核系統中。

這次事件讓我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了規則意識。對於成長在崇尚“關係”解決問題的環境中的我來說,本次掛科事件是對自身規則意識的一次透徹澆鑄。尊重規則,對於走向未來的我太重要了。這次是我的研究生生涯之中最具備價值的一堂課。清華之嚴謹,處處育人。清華之嚴謹表現形式之一,便是這種規則意識的堅守。感謝清華,感謝他賦予我的規則意識。

平時以為一些小事情耍小聰明,得過且過混過去沒什麼。殊不知這些小聰明正瓦解著我們的態度,腐蝕著我們行為。最危害者,日常的小聰明讓我們形成了一種危險的思維方式:遇事第一反應不是正面應對,而是旁門左道。現在想想這種思維方式之毒,太可怕了。仕途上,此種思維的第一反應不是腳踏實地,造福一方,而是溜須拍馬,蠅營狗苟;商界裡,此種思維的第一反應不是革新技術,經營治理,而是行賄投機,灰色地帶。總之無論乾什麼。正是這發端於學生時代的“小聰明”,讓我們在短期嘗到一些甜頭,而長遠之中毀了我們。

人,一定要有規則意識。這種規則意識不是保守和懦弱,而是對社會公正的認可,對制度規範的適應。再大膽的創新都是要在遵守社會公平正義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成功。回顧歷史,所有最終建功立業的政商闖將,無一不是社會基本共識的最核心擁護者和踐行者。縱然他們以最叛逆者的形象推行著最出人意表的舉動,但是所有貌似離經叛道的言行外衣都包裹著對社會最核心共識的核心。

清華此課很鮮活的告訴我:掛了就是掛了,沒有任何旁門左道可以彌補;規則就是規則,沒有任何投機取巧可以跳躍。無論你跟老師和助教多么熟悉,無論你平是有多么“吃得開”,面對普適的學習紀律,斬釘截鐵,無有姑息。今天想隨便弄弄作業,或者仗著和老師助教關係熟悉就通過,不可能;日後如果想通過各種旁門左道來取得成就,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