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要躺在床上規劃未來

他和一群原本“躺在床上規劃未來”的年輕人決定創建“極秀家園”。他們立足專業,走出專業,學草業的轉型搞網路,難度不小,通過努力,如今這個團隊已小有名氣。熱衷創業,並沒有荒廢學業,趙永亮選擇了讀研繼續深造。

平台的力量

學農林經濟管理的張旺財,把職業生涯規劃看作是自己人生的行動指南,不折不扣地執行。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張旺財,“急於奔赴‘三農’建設第一線”。儘管第一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沒有獲獎,但其間催生出的要創辦興農社的想法,深深地紮根於這個年輕人的腦中。

藉助這個舞台,張旺財認識了一批專家學者,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了良性互動”。

不再是“紙上談兵”,因為有了約束力,也就有了執行力。

“它猶如燭火,引領我步步前行,讓我信心十足;它猶如監視器,鞭策我時時刻刻保持警醒,不能反悔,更不能後退;它猶如一面旗幟,引導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這是張旺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評價。

對此,校團委書記張歲玲有著自己的思考:“高校的團學工作容易落入大而全的傳統套路,如何給大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為大學生贏得未來,讓大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是農大團學工作努力的目標。”

同學們的反饋,堅定了校團委要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持續下去的信念。傳統觀念中,教育學生總是要“既來之,則安之”。而通過大賽的平台,一些大學生延展了自己的專業,找到了“第二臂膀”,發展的空間更廣闊了,學生的信心更足了。

張歲玲說,通過學校的倡導,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為自己規劃未來的良好氛圍已經形成,越來越多的農大學子在行動。

校黨委全力支持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黨委書記王家勛親臨第三屆大賽現場,勉勵學生:“只有知道明天能幹什麼,今天活著才有意義;只有知道自己想乾什麼,今天活著才有追求;只有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今天活著才有信心。”

“一個沒有夢想的人是麻木的,一個沒有規劃的人是盲目的,而夢想的最高層次與人的價值、人生信仰、事業目標是完全融合的。”通過這個活動,人文學院的張一璠明白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發現“我的舞台,廣袤無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