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父母都吃過兒女的剩飯,但是你吃過父母的剩飯嗎?

這什麼邏輯啊,一家人,他總是把帳算得這么清,生怕自己占我一毛錢的便宜。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又難過又生氣,又覺得好笑。“這不還沒分家呢嗎,你都這樣,以後要真分家了,你是不是跟我分得更清楚了?”

說真的,我真的擔心,等我結婚後,再給他買一件棉衣,他也不會心安理得地接受——怕兒媳婦知道不高興。如果他們要真這樣想,可就真的太對不起未來的兒媳婦了,我相信,他們未來的兒媳婦絕對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不同情達理的女人,又怎有資格成為他們的兒媳婦呢?

我的想法很簡單:家裡的財產支配由夫妻雙方商議,大家有平等的表決權,但是,對一方因照顧父母所必需的開支,另一方不得無理取鬧。不管我是不是“耙耳朵”,在對父母盡必要的孝心時,就無需畏懼老婆怎么個不高興法,不高興就讓她不高興去好了;同時,在我對岳父母盡必要的孝心時,即便是我自己的父母認為我“出錢太多”,我也不會遷就他們的意見的,他們要說三道四的話,就由他們說去好了。

可能有人會說“你太俗了”,說到親子關係就談錢;哥們兒,不是我俗,而是這樣的“俗”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因為它俗就避而不談;再說了,人間煙火的生活本來就是很俗的喔。

每牽扯到錢的問題,我就覺得父母不把我當自家人。是的,在這些農村的父母看來,兒女長大了,就不屬於他們了,而是屬於兒媳婦和女婿及孫子和外孫女的了。可是,既然兒女一旦結婚了父母就要與他們有距離感,那做父母的為什麼都催著讓兒女早點兒結婚呢?難道他們對兒女的愛的表達方式就是讓兒女離開自己、讓自己“失去”兒女?

我沒有賺大錢的能力,我不能以這樣的一種成功來給父母臉上貼金;我又是一個自我意識很強、家族觀念非常淡的人,因此,我也無意於通過走入仕途以“光宗耀祖”這樣的方式來回報父母;我愛女人的內涵超過愛她們的姿色,因此,倘若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我也不會選擇一個無腦但胸大的漂亮“兒媳婦”來滿足一下父母的虛榮心……

我的願望很簡單、很渺小:只希望我們永遠都是一家人,不要動輒就使用“你的”、“借”、“還”這樣的詞語;因為,這樣顯得太生分了。

ps:

1、父母與兒女對彼此的感情總是如此地不對稱。父母對兒女的愛是付出,而兒女對父母的愛更多的則是一種依賴。

2、之前,一個朋友問我:你覺得兒女對父母感情深,還是父母對兒女感情深?我反問:幾乎每個父母都吃過兒女的剩飯,但是我們吃過父母的剩飯嗎?沒有;但是,我們差不多都吃過孩子和戀人的剩飯。此外,有不少孩子二十多歲了連內衣都是母親洗,可是,我們有多少人為父母洗過襪子呢?就算洗過,洗的時候是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心甘情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