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驚天創業史:從1.2元到20億

後來夢想在文學創作上有所作為的鄭大清深深感到文學創作是一條非常艱難而又漫長的道路,苦於生計,他又不得不先到當地的一個建築工地上打工餬口。調沙灰、砌磚頭、扳鋼筋……無論被安排做什麼艱苦的活兒,他總是毫無怨言,不折不扣地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乾一行愛一行,他不畏勞苦、踏實肯乾、待人真誠,深得老闆和工友們的喜愛。

這時的鄭大清深深地感到了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性,他更加酷愛學習,哪怕只有五分鐘的空閒時間,他也要用來看書學習。在建築工地上,他省吃儉用,把省下來的錢全部用於買書看。夏季的夜晚天氣悶熱,蚊蟲叮咬,當每天干完十幾個小時的繁重體力活後,疲勞至極的工友們都已熟睡了,可他仍然光著身子,蜷縮在低矮的工棚里如痴如醉地鑽研著建築圖紙和各類書籍。

當時,很多人對鄭大清的舉動不能理解,甚至有少數人嘲笑他:“工地上專門有技術人員看圖紙,有你一個小工的啥事?”但他們哪知鄭大清的宏圖大志呢。

“能吃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些母親從小就教給他的人生格言,已在他心中點燃了理想的火焰。

很快他就自學會了有關建築工程技術、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為他開拓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堅信,路只有從腳下開始。

坎坷創業、練就翱翔本領

1985年,鄭大清懷揣從親戚朋友籌集的70元錢路費隻身來到新疆,踏上了一片未知卻充滿神奇的土地,開始了他新的創業歷程。

3月的新疆,寒風凜冽。經過幾天幾夜的擁擠和奔波的鄭大清在走出烏魯木齊市火車站的大門時,全部的家當只剩下1毛2分錢和一床在部隊用過的舊棉被。面對人生地不熟的新疆,他不知道該走向何處?

“有一個同鄉在水磨溝當小工頭”突然鄭大清想到了一個人,就像找到了救星,想方設法混上了開往水磨溝的汽車。

暮色籠罩,陰沉沉的天空飄著雪花,鄭大清扛著一床棉絮,來到了水磨溝。

站在露天壩里,他頂著呼嘯的寒風,忍受著飢餓,等啊等,從傍晚一直等到深夜,始終都沒見到同鄉歸家的影子……

半夜裡,鄭大清被一陣聲音叫醒。原來極度疲勞和飢餓的他,裹著棉絮不知什麼時候躺在飄著雪的屋檐下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那晚,幸虧他被同鄉的鄰居叫到一間堆放煤炭的茅屋裡,才免遭了一整夜的風雪和凍傷。

後來,鄭大清憑著懂一些建築知識的優勢,在同鄉的工地上當了工班長,勞動一天能掙到5元錢。在那裡,他除了吃苦幹活、拚命讀書外,更是細心學習人生各方面的知識和管理經驗。

他認識到,光用力氣打造的天空是辛勞、漫長而暗淡的,而用智慧和勤奮打拚的世界才是長久、穩固和光彩奪目的。

第二年四月,鄭大清回到家鄉召集了40多個農民工來到新疆,並從別人手裡轉包了一些小工程。他帶領工人們夜以繼日地勞動,按時順利完成了工程。但沒有想到等工程交工後,因包工頭不講信譽,光幹了幾個月活,但他們沒有拿到一分錢。

那段日子,鄭大清日日夜夜都在忙碌奔跑著。因為這時幾十個工人的吃飯都成了問題。

他對工人們說:“眼前大家雖然苦點,但是,我保證只要我鄭大清在,我們一定能再找到活兒乾,一定能掙到錢!”鄭大清以他坦誠的人格力量、必勝的信心和超人的膽識感染著每一個人,鼓舞著人們的士氣,就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很多人還是緊緊地跟隨著他。

然而,最後依然是事與願違。那年,鄭大清雖然又找到了活兒乾,但由於當時民工毫無保障,後來叫他們幹活的那位老闆,在年終時也攜款跑了。工人們向他討工錢,借錢給他的人們也紛紛向他討債。每天,他如坐針氈,但鄭大清沒有躲藏,沒有迴避矛盾,他挨個的向工人們出據好欠條,他叫大家相信:“我鄭大清這輩子就是當牛做馬也要償還清欠你們的一分一厘錢,決不會讓你們跟著我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