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分眾離死亡還有三年

江南春:這個項目的構想形成於2010年,我們從2011年年初開始籌備,前期團隊建設、市場研究、技術開發、設備生產、功能測試等工作用了數月時間,從9月1日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七個城市上掛機器,新的互動廣告屏從10月上旬正式出街,同時啟動媒體銷售,目前客戶的需求正在陸續進入系統。

具體來說,新一代分眾互動屏主要採用廣告螢幕與手機互動的形式。除原有樓宇電視屏外,還有三個小互動屏,每個互動屏旁均設有rfid感應區,消費者可以很方便地獲得一個免費感應卡,在首次使用時可通過手機簡訊實現rfid卡與手機號捆綁,這也是對後續服務的一個準許動作,之後使用,消費者只需要在相應的互動屏的rfid感應口刷卡,我們的系統就把產品資訊及促銷信息等以簡訊方式傳送到消費者的手機,以便作為打折、樣品派送或其他互動的依據。技術原理和在捷運閘機通過感應區刷卡沒有區別。

《新周刊》:一些電商已經率先出街了o2o性質的廣告形式,分眾的模式有什麼不同於別人的呢?

江南春:從分眾的模式來講,我們是在已經成型的基於地理位置的媒體終端網路基礎上來做o2o服務,這是我們特有的。另外,分眾還具有規模優勢。在互動屏推出之前,我們的樓宇電視媒體可以覆蓋到1.3億都市主流消費者,加上我們的數碼海報、賣場電視每天的人流量覆蓋能達到2億,互動屏上線後,這些流量中每天將有數千萬人參與互動,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

我們目前並不採用效果模式收費,主要收費方法還是採用時長收費。3個小螢幕,每個小螢幕的整體播放時間是5分鐘,每個廣告時長是15秒,每個螢幕有20個廣告客戶。那3個螢幕的廣告客戶可以達到60個。在試運行期,我們的定價會比較低,目標是城市覆蓋。

廣告主樣品派發的預算規模一般都很大,這是另外一種預算,不在傳統的廣告預算之內。互動屏的出現使分眾不僅在電視市場獲得客戶預算,在網際網路市場獲得預算,而且在樣品促銷方面也獲得客戶預算。我相信對分眾的發展來說具有長期而明顯的價值。

《新周刊》:你曾經感慨,說羨慕邵亦波和唐越的自由自在,夢想是“坐在花園裡,寫寫小詩”,但也自認為與他們不同,是“放不下”的人,現在你依舊這樣嗎?你認為分眾未來要成為什麼樣的公司?你自己未來有什麼計畫嗎?

江南春:面對股東,我覺得分眾要成為一個持續、穩定、健康成長的公司,我們要有長跑的耐力,打造長期價值與競爭力。面對客戶,我覺得分眾要成為一個通過持續變革來不斷創造客戶更高傳播價值的公司,而不是新媒體的既得利益者。面對員工,我覺得分眾不再是一個工作辛苦、收入較高的短期奮鬥賺錢的地方,而是努力成為一個可以讓人幸福工作和自我成長的地方。我一直認為,未來就在現在。我的未來一定是和今天的分眾在一起,因此我也仍然會“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