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故事:你憑什麼說自己已經很努力了

剛來北京的時候,對北京人有一個特別不好的印象,就是覺得他們好像除了清華北大,看其他高校都像是二本。但我想,我們的差距確實存在。

我上的這個班40人左右,除了廈門大學法學院的人,其他基本上都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法學院的學生。上課的時候,一個姑娘坐在我後面,桌子上平攤著4份法學案例,分別是日文、英文、法文、德文。她告訴我,這是他們法學院的老師布置的案例題。一問,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再一問,原來是大一的。

吃飯的時候聊起各個學校的趣事。讓我驚愕的一點就是她說,北外的食堂,你一進去,說什麼語言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在苦讀外語。

後面還坐了一個人大的姑娘。人大那個姑娘對jessup(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甚是感興趣。問她,你們有沒有在考試前幾周才背一下的時候,她還沒來得及說話,北外的姑娘就說起來:“以前去人大找同學的時候,發現自習室基本上是滿的。”

再說坐我旁邊那位北大的姑娘,從開始上課起,她就一直在看一本有800多頁的聯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全英文。顯然這本書她已經看了幾遍了,上面寫滿了單詞標註,而且還有一些別的東西——各種心得和批註。

後面那位清華的小伙子顯然活躍得多,聊起耶魯的一件事。他說:耶魯巨霸氣,清華北大好像有意和耶魯共同研發一個項目,但是耶魯拒絕了。說完之後,那小伙子就開始做題了,他身為大一學生,做的題目卻是大三的。

以前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總是不允許強者“自傲”?我想,那些責怪別人的人,是不是證明了一個邏輯,那就是——人都不喜歡承認自己很弱。

今天老師說了一些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那些天天在社交網路上刷了一遍又一遍的人,他們究竟得到了什麼?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沒了他們不行,他們總是這樣活躍的原因,就是害怕發現這個世界原來少了他們不會不行。其實你們每個人都沒有那么重要,為什麼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虛無的信息上呢?

老師說了另一句話:life is tough(生活是艱苦的)。我覺得這句話很對,當我們坐井觀天的時候,殊不知,其實我們離別人還很遠。

你說你當了社團主席,很忙很累,因此成績很爛,可是有雅思成績8.5分、拿到金融系兩年國獎的社聯會主席芊姐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說你打辯論打得很忙,因此成績很爛,可是有馬來西亞國際辯論賽全程最佳辯手的冰學姐,在劍橋大學向你招手。

你說你是理工科,打辯論無法兼顧學習,可是有世博辯論賽全程最佳辯手、曾經去香港交流、保研北大的楊師兄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說你大二帶領一個組織把任務做得很好,可是南京有一個姑娘大二就調動全國二十幾個社團,在全國辦選拔賽,最後在河北保定辦決賽,被老一代辯神稱為辯論界的兩江總督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說你大二的時候進了電視台實習,可是有一個北大的姑娘在大一的時候,就通過網上申請進了花旗銀行北京分行實習,並且大二的時候進了央視和湖南廣播電視台北京總部實習,她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說你大一的時候已經很努力了,但每天除了泡在網上,書本你從來不碰,還玩命地聚會。可是在史丹福大學法學院的章學長,身邊的人以後要么是華爾街精英,要么是政界新星,作為法學院高材生的他每天還是在圖書館裡查案子,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這樣的人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既然如此,你憑什麼覺得自己還有資格去說自己已經很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