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成功源於花90%時間考慮失敗

花90%考慮失敗。你一定要先想到失敗,從前我們中國人有句做生意的話:“未買先想賣”,你還沒有買進來,你就先想怎么賣出去,你應該先想失敗會怎么樣

編者按:

他是福布斯財富榜上的華人首富,也是中國商界不倒的傳奇,自22歲創業伊始,轉戰塑膠、地產、石油等多個行業,屢創奇蹟;他的企業管理和經營之道引來眾多商業人士爭相“取經”。

他是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全球商業》曾發表專訪文章,解析李嘉誠成功背後的創業心得和管理經驗。本文在此重新回顧經典,以饗讀者。

幾十年的創業經歷讓李嘉誠深悟,防範風險,未雨綢繆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李嘉誠表示,自己90%的時間都用來考慮失敗,並從不放過任何細節,才成就了長江實業不菲業績。

李嘉誠又表示,任何事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因此要實現做好充足準備、量力而為、平衡風險,也就是所謂“審慎”的藝術。李嘉誠提醒稱,窮人易過,窮生意難過,因而自己做生意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甚至是如履薄冰。

談及企業管理,李嘉誠認為,做老闆容易,做領袖難。因為,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闆只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在李嘉誠看來,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

以下是李嘉誠觀點摘選。

90%考慮失敗關注細節

想想你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假設你駕駛著以風推動的遠洋船,在離開港口時,你要先想到萬一懸掛十號風球,你怎么應付。雖然天氣滿好,但是你還是要估計,若有颱風來襲,在風暴還沒有離開之前,你怎么辦?

我會不停研究每個項目要面對可能發生的壞情況下出現的問題,所以往往花90%考慮失敗。就是因為這樣,這么多年來,自從1950年到今天,長江並沒有碰到貸款緊張,從來沒有。長江上市到今天,假設股東拿了股息再買長實,賺錢兩千多倍。就是拿了,不再買入長江,股票也超越一千倍。

你一定要先想到失敗,從前我們中國人有句做生意的話:“未買先想賣”,你還沒有買進來,你就先想怎么賣出去,你應該先想失敗會怎么樣。因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別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補,可能帶給企業極大損害,所以當一個項目發生虧蝕問題時,即使所涉金額不大,我也會和有關部門商量解決問題,所付出的時間和以倍數計的精神都是遠遠超乎比例的。

我常常講,一個機械手錶,只要其中一個齒輪有一點毛病,你這個表就會停頓。一家公司也是,一個機構只要有一個弱點,就可能失敗。了解細節,經常能在事前防禦危機的發生。

現金流、公司負債的百分比是我一貫最注重的環節,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針。任何發展中的業務,一定要讓業績達致正數的現金流。

可以這樣說,就像是軍隊的“統帥”必須考慮退路。例如一個小國的統帥,本身擁有兩萬精兵,當計畫攻占其它城市時,他必須多準備兩倍的精兵,就是六萬,因戰爭激活後,可能會出現很多意料不到的變化;一旦戰敗退守,國家也有超過正常時期一倍以上的兵力防禦外敵。

窮人易過,窮生意難過

任何事業均要考量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風險,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過去我在經營事業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起伏。我常常記著世上並無常勝將軍,所以在風平浪靜之時,好好計畫未來,仔細研究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解決辦法。

這其實是掌握市場周期起伏的時機,並還有顧及與國際經濟、政治、民生一些有關的各種因素,如地產的興旺供求周期已達到頂峰時,幾乎無可避免可能會下跌;又因為工業的基地轉移、必須思考要增加的投資、對什麼技術需求最大等等的決定,因應不同的項目找出最快達到商業目標的途徑,事前都需要經過精細嚴謹的研究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