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物:董卿,感激每一種細微的美麗

另外,還有一點深刻感受,那就是為他人付出,與大家分享你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在這個過程中,你能讓別人感受到快樂,你自己也體驗到了愉悅。

《青年心理》:這次大地震也讓很多人重拾親情之可貴。對於日程一向安排很滿的你,是否有話要對父母說?

董卿:我的父親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為人嚴謹。我7歲時,他就要求我自己洗碗,不許多照鏡子,不準參加文體活動,不能穿花花綠綠的衣服。那時我覺得他真是太古板了,而我似乎也滿足不了父親的期望。幾乎十年里,我跟父親間始終硝煙瀰漫。

17歲,我自作主張報考了浙江省藝術學院。父親最終沒有拗過我,親自送我去上大學。到了宿舍,他一個大男人爬到上鋪,仔細地給我掛帳子、鋪床單,收拾得整整齊齊……父親不擅表達情感,頂多就拍拍我的肩膀,但這份父愛我很清楚。

母親就像是我的朋友,分開多久都沒有陌生感。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好好陪他們。

願做愛人身旁的一棵樹

《青年心理》:現在功成名就,是不是感覺春風得意馬蹄疾?

董卿:還是會有恐懼。剛進電視台時,有人以為我是游泳運動員退役:“看你的粗胳膊!”現在瘦了很多。

我想,人都是活在恐懼之中,只是每個階段恐懼的對象不同罷了。小時候,害怕成績不好被父母批評,長大了害怕失戀、失業、失去青春……但是這種恐懼會讓你更珍惜生活,感激每一種即使細微的美麗。讀讀喜歡的《三聯生活周刊》和《書屋》,談一場溫暖沒有傷害的戀愛,撒粒種子種一盆花——也會覺得很幸福。因為恐懼,所以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美好的東西。

《青年心理》:你對當下的生活滿意嗎?

董卿:對生活如果有七八分滿意,就是完美的吧。

我很享受自己的生活。閒下來我就看書看碟。我偏好歐洲影片,尤其是西班牙、法國的電影,看別人的人生,流自己的淚。也很愛聽古典音樂。正是古典音樂讓我第一次感覺到內心的成長,它仿佛能包容和消化我的所有情緒,就像海納百川,讓情感收放自如。

《青年心理》:哪種類型的愛情最打動你?

董卿:再浪漫的愛情,如果不能相濡以沫、相伴到老,也是遺憾的。我喜歡舒婷的《致橡樹》,也願意成為愛人身旁的一棵樹,“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里”,多么美。

《青年心理》:談一部感動過你的愛情電影吧。

董卿:很多,基本都是悲劇。譬如《西伯利亞的理髮師》,英國電影《毀滅》:片中的主人公權高位重,卻偏偏愛上了兒子的未婚妻。愛情雖然是純粹的,但發生在不合適的地點和時間,最終這份不倫之戀毀滅了整個家庭。

《青年心理》:這種愛情有些不值得啊。

董卿:千萬不要這樣說。對於別的事情你可以說值不值得,但唯獨愛情,你不能用這個衡量。我對於事業總會全力爭取,但唯獨對愛情很宿命。愛情蘊藏著太多變化:你會遇見誰愛上誰愛多久,都不是你能決定的。但每一段愛情都是值得的,即使沒有結局也會豐滿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