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20個月賺130億

12年前,陳士駿離開家鄉伊利諾伊來矽谷,他很不理解為什麼有些已經有了財富、豪宅乃至私人高爾夫球場的人,卻仍一周泡在辦公室80小時以上。

現在陳士駿也變成了那樣的人。“avos開辦前他還跟赫利說,我大部分時間要陪兒子,公司嘛,就偶爾過來看看。”他告訴張黎明,“不知不覺,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在家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寫代碼。”

有點醫學常識的人知道,腦瘤患者應該多休息,即便是手術成功之後。他卻不以為意,甚至比發現病患前更賣力的工作。

如今,他理解了為什麼賈伯斯在癌症晚期仍然主持蘋果的工作,“這就是‘癮’。”

事實上,如果不是這個腦瘤,陳士駿不會知道在最高處一腳踏空的感覺,也不會有今天仍在努力工作的陳士駿。

“他清楚的記得那一天。”張黎明說,“這是他人生中的最高點。”

從不覺得youtube賣少了

在傳記作者張黎明的眼中,陳士駿與任何企業家都不一樣,“他很真誠也很真實。”與李開復、楊致遠這樣的前輩也完全不同,“他是個純粹的工程師。”

矽谷那些瘋狂的工程師們,都有一些傳奇般的經歷。在陳士駿的成長過程中,他從不是一個乖孩子。

陳家祖籍上海,從祖父起移居台灣。1978年,陳士駿生於台灣。他的父親在一家英國貿易公司工作,母親則是會計師。1986年,陳士駿8歲時,他的父親得到一個去美國工作的機會,於是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移民美國。

“陳士駿跟普通華人孩子不一樣,跟他父母的決定有關。”張黎明說。那個年代,美國還不像今天這般到處都是中國人,亞裔移民多聚集在紐約、洛杉磯這樣的超大城市。由於父親的分公司要開在伊利諾州,所以他們選擇定居庫克縣的小村鎮。除了他們一家,那裡沒有其他亞裔面孔,陳士駿到了高中才第一次見到來自中國的同學。

沒有亞裔家庭互相影響的氛圍,陳士駿的成長經歷與其他美國孩子差不多,他無需用高分取悅父母。國小6年級,他就用basic語言寫下了生平第一個程式。

讀高中時,第一次住校的陳士駿嘗試了很多事情,比如抽菸、喝酒、長時間逃課,他唯一感興趣的就是計算機。

在他的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陳士駿也並不是位乖學生。在人滿為患的計算機系,他相信“越是自學,成績反而越好。”還差幾個月大四畢業,他就迫不及待飛往矽谷,投奔校友拉夫琴開辦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

陳士駿非常懷念paypal工作的經歷,以至於他現在的avos公司在內部裝潢上都沿用了paypal早期的風格。

1999年,來矽谷上班時,陳士駿只帶了200美元,他不得不借住同在paypal工作的師兄家的地板上。他的工作則是幫助paypal寫一些基礎性的代碼。彼時,赫利也在paypal工作,負責設計。加班到夜裡三四點也是他們那時養成的習慣。

三年後,paypal成功上市,陳士駿分得了200萬美元,他立即決定獎勵自己,花費上百萬買了一套宅邸。

5個月後,paypal被ebay收購,陳士駿的第一次職業生涯也就此結束。“那時候我才20歲,所有人的年齡都比我大。”陳士駿說,沒有人會聽一個孩子的話。

而他負責的paypal中國項目也是反反覆覆,讓他非常沮喪。他意識到,應該離開的時候到了。2004年,和他一樣不開心的赫利給他打了電話,詢問他是否有意和自己一同創業,接下來就是一個典型的矽谷故事:2005年,陳士駿和赫利在舊金山的朋友家聚會,聚會結束後,他們苦於無法分享聚會錄像,於是決定自己琢磨出一個網站,放這些視頻。

如果你相信這個故事,一定是被媒體報導“欺騙”了。陳士駿在自傳中披露,這是一個youtube的創始與公關團隊杜撰出的故事。有媒體還曾跟他們要這些“聚會視頻”,實際上它們根本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