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我不是中國網際網路“壞孩子”

劉強東:我不是中國網際網路“壞孩子”

4月上旬,劉強東在自己的微博上撂下這句話,“李認為自己圖書很強大,我鬥不過,等著瞧。”“李”指的是噹噹網的李國慶,事情緣起於去年歲末的圖書大戰。劉強東下了很大的決心,“圖書部門3年內毛利為正、5年內淨利為正全部開除。”

而在此之前,劉強東和噹噹網的李國慶在微博上時常調侃。

噹噹上市時,李國慶請前女友去慶功。劉強東在微博上調侃,如果有一天京東上市,自己更應該邀請初戀女友來慶功。這么一唱一和,竟成為2010年歲末一件頗為好玩的事情,噹噹上市那一周,“前女友”成為網際網路大佬們的關鍵字。

因為屢屢挑戰規則,也屢屢被封殺,因此,活躍在媒體視野中的劉強東霸氣外露,公眾形象多多少少有點張牙舞爪;但劉強東並不喜歡,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一直是個溫柔、簡單的人。”

出現在北辰世紀中心10樓的劉強東,穿著一件綠色的t恤,外表憨厚,略顯木訥。但對熟知劉強東的人來說,這只是一種表象。他行事不墨守成規,敢賭,有魄力。有一個細節似乎可以看出劉強東與當日諸多網際網路大佬的不同。

他賠本賺吆喝的起家資本是2000萬,是他在中關村5年所賺的全部家當。

而相比於早期網際網路的那撥人,劉強東是豪賭。1998年,馬化騰等5人湊了50萬創辦騰訊,史玉柱借了50萬搞腦白金;1999年,丁磊用50萬創辦163,陳天橋炒股賺了50萬,創辦盛大;還是1999年,馬雲等18人湊了50萬,註冊阿里巴巴。

誤打誤撞

這么些年來,網際網路大佬劉強東似乎是從一次“抉擇”開始的。

2003年,29歲的劉強東已經擁有13個店鋪,但sars來襲,短短21天,他就虧損了八百多萬,占其資金總額的三分之一。沒有坐以待斃,他在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當天就成交了6筆生意。歲末,他深思熟慮,關掉了為其提供95%利潤的實體店,專心做線上商城。

這就是京東最初的雛形。有意思的是,據說當時的劉強東沒上過噹噹、卓越,甚至沒聽說過8848。如此細節,或許只是想強調他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誤打誤撞,但恰好也證實了他在把握市場機遇上的前瞻性。

當然,對於每個人來說,人生的選擇都是一環扣著一環,劉強東亦不例外。

劉強東1974年出生於江蘇宿遷,他骨子裡非常有主意,在考大學這個問題上,亦是如此。“我是農村出來的,國中同學大部分選擇了考中專或中師,但保送我也不上,我一定要上大學,而且一定要在北京或者上海,別的城市我也不去。”

1992年,他來到了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讀的是社會學專業,打算從政,但他很快就認識到自己不適合。在讀大學的時候,他很快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超過10萬元),隨後又承包了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但最終以虧損24萬而告終,畢業時他債台高築。

在一家日資it公司工作了兩年並還清債務後,他懷裡揣著1.2萬元,來到了中關村,租了一個櫃檯就開始了新的事業。沒有人支持他,包括他的父母和女朋友。他的行為被視為不務正業,對於一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而言。

多年後,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沒有從政時,他如此回答:“到大三的時候,我就明白,我是不會走仕途的。理由很簡單,一個人改變不了整個社會,有些問題不是哪幾個人能解決的。”

在劉強東看來,商業是可控的。當然,京東早年的成長故事一點都不複雜。

無利不起早,是商人的屬性。早年,在跟京東合作的小快遞公司業務員的意識中,劉強東很“瘋狂”,因為他時常做的是賠本買賣,當時進貨價2000元/台的冰櫃,1980元/台賣出去。

用劉強東自己的話說,“別人賣記憶體賺10元,我只賺1元,甚至要賠錢。早期想跟品牌廠商直接合作,他們都不願意。我們也不著急,繼續努力……到我們占市場10%以上份額時,我不找他,他也得找我。”

更為重要的是,此時中國最著名的兩家b2c公司——噹噹和卓越亞馬遜的主業還是圖書零售,在網際網路的3c和家電領域,劉強東幾乎沒有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