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我不是中國網際網路“壞孩子”

此外,在京東的用人機制中,還有一項堅持了5年的特別措施,就是每年面對高校畢業生的“管理培訓生”招聘。這項活動至今總計培養了200人。劉強東說,京東選拔管培生,是要選擇那些“真正能夠一輩子吃苦的人”。

京東對管培生候選人要做家庭背景調查,父母是普通工人或農民的,才能順利通過。劉強東說得很直接,“那種家裡可以三五年不工作都還能吃好喝好的,我們不敢要。”這些管培生由劉強東親自管理調教,相較於其他人會獲得更多、更快的提升機會。

劉強東喜歡用自己創業13年來持續執行的“公司早會制度”,來證明自己做事的“堅持”。這個會每天早上8點半開,大概20分鐘到40分鐘時間,全國一百多個部門的部門經理以上員工務必參加。除了外出有約或出差,劉強東都會準時出現在會議室,風雨無阻。

當然,他覺得自己目前並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他正在學習成為一個好的管理者。他有些道德潔癖,最討厭欺詐。京東曾有高管代打卡,被直接開除了事。在劉強東看來,這侵犯了企業道德底線,沒有容忍空間。

對於京東,劉強東有非常強的控制力。

每年,劉強東都會選擇一天親自給用戶送貨,他會閱讀收聽幾乎每一條用戶投訴,這樣,他就能對公司成長的每一步了如指掌,也給員工施加無形的壓力。公司的信息系統迄今仍然是基於他親自編寫的軟體上的。

這些,或許都是支撐劉強東獲得普遍意義上的成功的支撐因素。劉強東曾經立下誓言,要成為公司工作時間最長的人。過去10年來,他堅持每天看2000條左右的用戶留言。泡論壇,發帖子,是他最直接了解用戶滿意度的方式。“公司的用戶滿意度報告並不會成為我評價客戶滿意度的依據。”他說。

此外,劉強東喜歡跟其他人談論“價值”。他認為京東從最早的小櫃檯到今天的大公司,所做的事都是有價值的。很多高管跟他說,為什麼你不炒股票?他回答說,賭博沒有價值,買彩票沒有價值。

當然,也有人從源頭對劉強東所說的價值提出質疑,即中國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

去年4月1日,易凱資本ceo王冉通過微博,闡述了他對某些電商行事方式的嘲諷:“投資人給我拉來三車錢,我把一車給了搬運工和倉庫,一車給了媒體,一車換成鋼鏰直接發給了全國人民。給完之後,我感覺好極了,覺得自己特別有價值,於是我高聲吆喝:再來十車!對外還得說是二十車。我不是陳游標,我是中國的一些電子商務公司。”可以看得出,即便是這樣一個段子,對於市場規模,對於用戶需求,王冉並無疑問,無非是在探究這個事兒到底該怎么弄?狂放一點還是矜持一點?

他同樣對“燒錢論”提出了反駁。“大家確實都在燒錢,但錢有兩種燒法:一種是燒在市場上,砸廣告,燒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另一種則像京東一樣,把錢燒在倉儲、物流、信息系統方面,變成了有價值的固定資產。實際上,我們現在只要停止投資,馬上就能盈利。但我們選擇不停地追加投資,只有這樣才能將消費體驗做到最好。”

在路上

2008年採訪人人的陳一舟時,記者查閱資料,看到了一句話:陳一舟可能是中國網際網路的最後一個大佬。說這話的人有他的邏輯,中國網際網路盈利模式既定,很難再產生新的山頭了,但世事也並非如此,當時的陳一舟賭的是社區,誰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開心網先聲奪人,而現在則是新浪微博的獨享尊寵。

而網際網路的大佬也出了兩個:先是周鴻禕用免費的方式顛覆了防毒市場,風光無限地去了納斯達克;後是劉強東用零售商的思維締造了一個快速發展地b2c王國,把卓越和噹噹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而現在,京東被詬病的,是他還沒有盈利。賭未來,在傳統行業是匪夷所思的,但在網際網路領域,這不新鮮。

在網際網路不長的歷史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這點。1999年的美國,在當時的業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在網際網路領域,你確實很難看得清。這個領域新到連價值規律、商業規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