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連十萬字都讀不到的人是可恥的

稍微了解一下網際網路發展趨勢的人都知道大數據的作用,簡單來講,如果能有一種辦法能統籌、歸納和識別網際網路上每天爆發的體量極大的數據,就擁有了一個可以“懂一切”的工具,這一工具是如此的強大,可以協助企業和政府做出重大的決策,乃至影響國家的發展。

相對電腦而言,人腦的大數據的重要性是同樣重要的。時代的快速發展帶來的不只是無用信息的爆發,而且同樣是有益信息的爆發。有益信息通常因為其嚴肅性、相對乏味性、難以閱讀性,隱藏或淹沒在無用信息中,難以被挑選和發現。

但是,如果拒絕網際網路這個平台,主觀縮減自己的視野,導致的將會是無益信息和有益信息的共同縮減。當技術不斷發展,可供高效採集的工具不斷誕生時,保守派卻會因為放棄了平台本身而放棄了快速進步的機會。

人與人根本上競爭的是什麼?我覺得是“量”,對於絕大多數社會生活的行業來說,體現出來的就是“閱讀量”.即使專業所為和文字、圖片無關,需要做其他的功課,那“量”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如科比所言,人們只看到我在場上攻進各種不可思議的進球,卻沒看到我在場下為投進這種球而做的各種彆扭的、痛苦的、千奇百怪的訓練。

每一個舒服或扭曲的射籃,背後都是無數個訓練,包括一些比賽極端情況的應對技巧,也是一樣。這就如同很多人驚嘆,哇,他居然可以如此深刻的剖析行業狀況,如此深入的解析這個問題,有如此精闢的見解,好像天降的一樣……當然很顯然,這些乾貨是不可能天降的,只是背後的付出而已。

為了獲得更大的閱讀量和更高的閱讀速度,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為了每天擠一點時間閱讀,人需要很用力,這一點我感受很深。曾有一段時間我每做一件事情就會用軟體記錄我做這件事情的時間,等到一個月過去了,我才發現即使我已經很使勁了,但我每天平均做這件事情的時間才剛剛一個小時……我這么用力才做一個小時,如何才能和那些做三個,五個小時的人競爭呢。

如果我們真的想精於一件事情,或者讓這件事情隨著其積累變得真正有意義,我們就需要完全顛覆我們的生活,重新調整其策略。譬如我的有幾個朋友一天的閱讀量都在二十到三十萬字左右,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呢——他們在所有可能的事情上都是一邊做別的一邊看書度過的。

我聊qq的時候他也在聊,但他一邊聊一邊看書。當然,我玩遊戲的時候他也在專心玩遊戲。我午休的時間在發獃,他在看書。我和女友纏纏綿綿打了一個小時電話,她一邊和我聊一邊看書,而我所做的只是在床上來回滾動了三十次。我還有個朋友,去他家做客,聊天的時候他就聊天,暫時沒話題的時候,他就抱著air刷兩眼果殼和知乎。再有一個老師,每天睡前翻一本法學著作,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觀點,新觀點,翻完睡覺……就這一個又一個的間隙,無數的缺漏補上了,巨大的鴻溝產生了,對於這幫碎片時間高效利用的怪物,普通人怎么可能能在其擅長的領域與之對抗呢?

如果二十萬字,三十萬字真的是趕不上的目標,那十萬字我覺得是一個可以完全可以達到的底線了。十萬字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一分鐘按六百字計算,那么一天只需要讀不到三個小時。

事實上在實踐中,差不多兩個小時就可以讀完了,因為有很多文字其實頗為淺顯直白,你閱讀他們的時候的速度比一分鐘六百字要快多了。有人可能覺得兩三個小時都有點長了,我每天可是很忙的啊。

那我只能說,把你每天所有無所事事和可以利用的時間全部放到讀書上,肯定不止兩三個小時。而每天堅持把兩三個小時用來閱讀絕對是一筆有去有回的高效投資,這筆投資的結果就是未來你會因此節省越來越多的時間,而不是在無聊的荒廢中感覺時間被擠壓的越來越緊迫。

這篇文章我寫作時本來只是想分享一點關於讀書的想法,結果按照我寫東西的尿性,又整這么老長。當然思緒一點連著一點,牽扯出很多相關的思考,我覺得也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