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

提到“路”字,也許大家會想到一些有形的路:馬路、鐵路、鄉間小路等等,還有無形的路:人生之路。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此刻,我們會想到這些問題:路到底在何方?我們到底適合走什麼樣的路?怎樣才能知道我們走的路是對還是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們該怎樣走下去?以及走這條路有什麼意義?

生活的經歷讓我們懂得了許多,明白了許多。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無不顯露出一個人成長過程的艱辛。曾經有一個農村的男孩,他出生在一個八口之家,四姐一妹。他的降臨給家人帶來了歡喜,因為香火可以繼續傳遞了;然而他母親卻生了一場大病,也許是醫生妙手回春,也許是天賜百福,終於躲過了一劫。而他呢?身體弱小,面黃肌瘦,一出生就得在藥物的維持下生活。無論誰見,都會說這小孩能活下來不容易啊!也許這就預示著他的人生道路是不平坦的,是曲曲折折的。於是他的父母給他取個名字叫印章,希望他以後不要因為自己的缺陷而影響他的前程,要以國家為己任,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似乎了解了一些,懂得了一些。由於家庭的影響,他早早的學會了做家務,幫父母分一點負擔。因為他看到父母生活的艱辛,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他父母經常教導他,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時候,他經常看到別的孩子買零食吃,自己嘴挺攙的,可是卻不好意思向父母要錢。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他父母撫養他們幾個上學已經不容易了,能吃飽就不錯了,根本不用想和別的小孩比吃穿。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他獨立自主的性格。

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他父母就送過他一次,還是在他國小一年級報名的時候。以後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去學校,他父親教導他:無論是上學還是放學,走路都要靠右走,這一舉動影響他一生。然而小時候,他有個不好的習慣,每當遇到不如意的事,他總喜歡哭。他的家人總是這樣說他,愛哭孩子長大沒有出息。也許是被一次次這樣的話說動了,感覺不好意思了。也不知道哪天居然發現自己好久沒有流淚了,自己感覺挺好笑的。

自從上學那天開始,他就愛上了學習。他學習很用功,每年期中、期末,他都帶著獎狀回家。這讓親朋好友羨慕,他只微微一笑。上國小時,放學後他媽媽已經做好了飯,然而到了國中,放學後是他回家後自己做飯。因為學費難以靠糧食支付,父親出去做點小生意,母親出遠門打工。此刻他感覺到一個家庭的重要性,這需要大家的一起努力。於是他不會輕易給家人要零花錢,除非買有關學習方面的資料。

每當收穫的季節,除了乾地里的活之外,也不能落下學習。這樣的環境培養了他艱苦奮鬥的精神,提高了學習的動力。這使他想努力改變現狀,走出農村,擺脫貧困。可是怎樣改變現狀,到底走什麼樣的路?這時他吶喊:路在何方?此刻,他想到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學習之路,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他更加努力學習,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由於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國中畢業後順利進入了縣裡的重點高中。

國中時期讓他受益最深的,就是認識了幾位好的老師和一些同學。還有學校的校訓讓他記憶猶新:自強自立,勤勉不息,厚德包容,富國強家。這讓他終生難忘,他想等n年後一定回母校去看看,看自己能為母校做點什麼?

進入高中,生活方式改變了,學習方式也有所改變。雖然是第一次進縣裡讀書,聽到別的同學一月不回家就對他訴說想家,但是他卻沒有那種感覺。是不是他真的不喜歡家,不?他還是喜歡回家的。他只是不想回家那么勤,浪費時間和路費,進而能夠為家裡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雖然每次從家裡帶的生活費就那么多,但他合理的的消費,有時把每月節餘下來資金花到有用的地方。這種生活作風,對他以後理財方面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