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步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影響個性形成的因素包括先天和後天兩方面因素。剛生下來的嬰兒心理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具有一些先天的遺傳心理特徵。根據對初生嬰兒的觀察,有的好動,是興奮型的,有的較安靜,是抑鬱型的。這些神經類型特點就是影響個性形成的先天因素。但是,影響個性形成的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後天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家庭影響

在我們的個性形成中,家庭影響是最初的根源。父母除了使子女發展成為符合社會標準的人外,還以自己的家庭特點給子女以影響。父母的個性對子女的性格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父母對工作的態度、與朋友的交往、和家屬的關係以及對挫折與勝利的反應等,都會影響子女的個性。

文化傳統影響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每個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人,其個性都不能不受到文化傳統的影響。在文化的組成中,對人生的看法、對自然界的看法、對人與人關係的看法,以及解決問題的看法和行為模式等,都影響著該文化氛圍中個性特徵的形成。

社會階段和階層影響

任何一個人都必然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同時又必然屬於一定的階級和階層。而階級和階層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對人的個性影響尤為深刻。一般來講,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人,文化修養好,待人禮貌,但好幻想,與人交往時不太喜歡深交,遇事缺乏果斷;而勞動階級出身的人,生活樸實,不怕吃苦,憨厚老實,但有時顯得狹隘。階層差異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成長和工作成就。

美國心理學家特爾曼對800個男性進行了工作成就測試,取其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兩組人在智力方面沒有什麼差別,而個性心理特徵卻存在明顯差別。

成就最大的這一組人的個性是:有理想、謹慎、有進取心、自信、不屈不撓,特別是在最後完成任務的堅韌性方面,明顯高於成就最小的一組人。

個體的個性各不相同,所適合的工作也各不相同,應該努力在個性與工作之間進行合理的匹配。心理學家約翰·霍蘭德指出,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取決於個體的個性與職業環境的匹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