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勵志演講:創業的八大能力

第四種能力叫轉化能力。第一種轉化是把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你擁有了技術,擁有了能力,但沒法轉化成產品賣出去,這是不行的。像比爾蓋茨要是一輩子待在實驗室的話,我估計他就是個窮光蛋了,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了微軟產品,推銷到全世界,他就成了全世界的首富。所以把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轉化成產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種是轉化你個人的能力,一般情況下,知識分子創業都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能把在大學裡學的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能力、管理能力。比如我從北大出來,完全不知道社會是什麼樣子,如果說抱著書生意氣,抱著在學校里的那種單純思想和行為方式去幹事情,難度會比較大,即使在西方社會也是這樣,更不用說在中國這樣一個複雜的綜合體裡面。因此如果你不能把大學裡的專業能力轉化為社會能力、管理能力,就會很麻煩,你管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許管得很好,但管一幫人並不一定,那么你就需要學會從管自己一個人轉換成管一幫人,也就是說把專業能力轉換成綜合能力,把專業才能轉化成領導才能。而這種轉化是要經歷很痛苦的過程的,我個人從北大出來,到最後覺得自己當了新東方的領導,管著一百多人的團體管得比較得心應手,至少花了五年的時間。能力是能夠成長的,現在我在新東方手下管著近一萬人的教師和員工,依然沒出現什麼大的差錯,表明了新東方管理能力的增加。所以人的能力是在不斷轉化的,關鍵是你自己要努力去轉化,比如有很多大學生性格很內向,不願意跟社會人士打交道,那你要想創業的話,這個交道是不能不打的,不打的話你就封閉了自己,同時把可能成功的機會也封閉了。

第五個能力是社交能力。進入社會,首先你要理解社會,要理解別人為什麼要這么做。比如我剛開始出來的時候,社會上那些風氣啊三教九流啊,我完全不懂,跟他們打交道的時候覺得特別吃力,新東方的發展也處處受制於人,一會兒居委會的老太太來把我罵一頓,一會兒城管的人來了又把我罰一通,最後弄得沒辦法。我慢慢慢慢學會了把自己放得心態平和,去理解這些社會上的人,最後當你開始混跡於這個社會,並且思想和境界又超越這個社會的時候,你大概就能幹出點事情來了。你不能顯示出不願意跟社會打交道的樣子,但你看事情的眼光又是超越社會的,“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就是這個概念,小的隱士、沒有什麼出息的隱士才跑到山裡去隱居起來,不願意跟社會打交道,那些大的聖人、智者都是在社會中跟人打交道而思想境界又超於社會的人。做企業也是這樣,一個企業家,如果不能和社會同存卻又不超越於社會,就會很麻煩,所以我覺得社交能力對一個企業家或創業者來說,十分重要。

第六個能力是用人的能力。僅僅一個人做事情不能叫創業,那叫個體戶,所以想創業的話你就得找一幫人,你的合作夥伴,你的同事,你的下屬,這些人,從一開始你就得用對了,挑了沒有能力的人最後做不出事情來,挑了過於有能力的人最後跟你造反、老是跟你過不去,你也做不出事情來,把人招進來了就得讓人服你,因此就得展示你的個人魅力,還得展示你的判斷能力、設計能力,讓大家覺得跟著你走是有前途的,哪怕在最艱難的時候大家也願意跟著你。阿里巴巴的馬雲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歸因於他的個人魅力,他有能力把一幫人聚在一起,給他們不高的工資,給他們承諾未來,這個未來到最後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但大家會有一個期盼。所以用人能力是有巨大力量的,它是領導能力的一個典型體現。當劉邦打下天下,手下問他為什麼能做到的時候,他說了這樣一番話:其實我自己一點本領都沒有,但我能夠用蕭何、韓信、張良等這樣的人才,是他們幫助我打天下;項羽身邊有一個范增,他都沒有能力好好用上,最後一定被我抓起來。這就體現了領導能力的重要作用,一個孤軍奮戰的人也許能成為英雄,但他卻不能成就事業。劉邦,不管他有沒有打過仗,他都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還是領袖,因為他創建了一個幾百年的帝國朝代,容納了那么多的有識之士。所以,用人能力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新東方沒有相當一批人才,是做不到今天的,新東方有一句話叫做:一隻土鱉帶著一群海龜在這兒乾,這隻土鱉就是我,而海龜呢就是圍繞在我身邊的新東方幾十個高層管理者,他們大部分都是海外留學歸來的。大家都知道,海歸本身眼界是比較高的,很多人眼睛都是長在額頭上的,是很容易看不起土鱉的,所以我就必須抱著為他們服務的心態,同時我自己的學習能力必須超強,在很多方面必須接近甚至超越他們,他們才會服你,才會跟著你乾,當然,當你想做出一番大事業的時候,會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各樣個性、想法的人越來越多,你要能把他們統一在一起,既要運用利益的槓桿,又要動用感情的槓桿、事業的槓桿把他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