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頭[圖]

窩頭小時候玩陀螺,邊抽邊唱:“抽漢奸,打漢奸,棒子麵落三千!”為什麼單盼棒子麵降價?因為當時北京老百姓的日常主食,就是棒子麵窩頭。也就有了北京人的諷刺用語:“瞧你那窩頭腦袋!”北京的飲食攤,尤其是擺在城門臉的飲食攤,賣窩頭的不少,一長溜板凳上坐的都是賣苦力的窮哥們兒。倆窩頭,一塊名曰“棺材板”的老醃蘿蔔,一碗小米粥,一頓飯就打發了。

做窩頭的糧食,叫雜和面,不光是玉米面(即棒子麵)還有小米麵和黃豆面,雜和面先要用開水燙熟,再一個大拇指在里,九個指頭朝外,一決運動捏成中間空、頭尖底大的塔形,上籠蒸熟,所以窩頭又名“黃金塔”或戲稱“里一外九”。

據說庚子事變,西太后落荒而逃,走到昌平,餓極了吃了一塊鄉民的窩頭,之後念念不忘。回到北京點著要吃窩頭,太監就用栗子面摻玉米面捏成拇指大的小窩頭。如今北海仿膳賣的即是,徒有其形而已。從前,窩頭是貧苦的象徵;現在吃慣了精米精面了,都想念那甜絲絲的窩頭,可窩頭比白面饅頭還貴,整調了一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