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雲霧茶五隻--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廬山。香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歷來被飲者視為珍品,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江西廬山素有“紫嵐霧鎖”之名,廬山雲霧茶賴以霧嵐的滋潤,仙風玉骨,芽葉肥嫩。此茶香濃味醇,汁多耐泡,具有後味甘甜、明目提神的特點。廬山雲霧茶鮮葉原料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長度為3厘米左右。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條、搓條、揀剔、提毫、烘乾九道工序。
品質特徵為:外形條索緊結重實,飽滿秀麗;色澤碧嫩光滑,芽隱綠;香氣芬芳、高長、銳鮮;湯色綠而透明;滋味爽快,濃醇鮮甘;葉底嫩綠微黃,鮮明,柔軟舒展。《廬山志》載:廬山雲霧茶“初由鳥雀銜種而來,傳播於岩隙石罅……”。呼為(“門”內加“身”)林茶(“門”內加“身”)音“鑽”,衡人俗字,後則直接稱為(“鑽林茶”)。廬山老者中,至今仍有人春末夏初入林尋覓。這種茶,葉片厚實,香高味濃,飲之爽口,齒頰久久留香……。鑽林茶被視為雲霧茶中的上品,但由於散生荊棘橫生的灌叢,尋覓艱難,不僅衣撕手破,而且量極少。過去,廬山雲霧茶的栽培多賴廬山寺廟的僧人,是他們清苦的汗水培育、澆灌了一茬又一茬的茶樹。廬山雲霧茶,規模種植,是在進入20世紀以後的事,但與佛教仍然有關連。如1934年廬山植物園成立後,便自廬山山麓五乳寺引種茶苗,購進茶籽,開闢茶園10餘畝。但在此前,廬山雲霧茶的栽培與製作,多賴廬山寺廟的僧人。正如陳三立在詩中所說,是“山僧往來踝脛穿,猩啼號虎豹前”的結果。廬山雲霧茶是茶禪相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