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貢茶

  國有興亡之運,而貢茶產地亦有盛衰之時。宋代推崇建安之御焙貢茶,而到了元代,宮廷貢茶的主要產地又轉移到福建的岩茶產地--武夷山區。
元代官府為督辦貢茶,於大德六年(1302)在福建崇安縣城南15公里的武夷山四曲建立“御茶園”,又稱“焙局”。創建之初,建有仁風門、拜發殿、神清堂及思敬、焙芳、宜菽、燕賓、浮光等諸亭,附近還設有更衣台等建築。
元代宮廷,為什麼又選擇這裡作為貢茶的主要生產基地呢?這裡是中國武夷岩茶的著名產地。武夷山區平均海拔650米,九曲溪水迂迴其間,有紅色砂岩風化的土壤,土質疏鬆,腐殖質含量高,酸度適宜,雨量充沛,山間雲霧迷漫,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岩泉終年滴流不絕。茶樹即生長在山凹岩壑間,由於霧大,日照短,漫射光多,茶樹葉質鮮嫩,含有較多的葉綠素。這使武夷岩茶獨得天地之厚受,形成了它獨有的特色和風韻。這武夷岩茶,早在宋代就聞名於世了。蘇軾在詠茶詩里就有:“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佳。”是說宋代的兩位福建路轉運使丁謂、蔡襄早就對武夷岩茶讚許寵愛有加了。所以元代宮廷放棄了自宗代起已開發三百多年的建安北苑御焙,而把皇室的御茶園建在武夷山四曲臥龍潭溪水南岸。不惜茶民血汗和工本,大力開發武夷岩茶,作為宮廷貢茶的主要來源之一。
元代在建立御茶園之初,貢茶從每歲進獻數十斤,逐漸增至數百斤,而要求數量越來越大,以至高達每歲焙制數千餅龍團茶。明朝建立後,繼續以此為御茶園,焙制貢茶,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在當地茶民再也不堪承受勞役之苦,紛紛四散逃亡的情況下,這個歷經元、明兩代二百五十餘年的“御茶園”終於罷貢廢園了。現僅在呼來泉(又名通井)等遺址,似在向遊人陳訴往昔茶民的無言淒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