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省市飲食新潮流


西安人愛圍火鍋轉

有訊息說,西安的秦菜最近著實風光了一番,占了中國新八大菜系的一席,可走到西安的大街上,隨意就能聞著他鄉的菜味,粵菜、湘菜、川菜、蘇菜、浙菜等外來各色佳肴, 分享了西安餐飲業相當的份額。每到冬天,火鍋就成了一枝獨秀,在四川、重慶有名的大型火鍋店,差不多都在西安設了分店,而且店面排場,魚頭火鍋、香辣蟹鍋、羊雜火鍋、子姜鴨火鍋、跳水魚火鍋等各種地道的川味火鍋,以及東北、山西等地來的肥牛涮鍋,直引得西安人紛至沓來。當夜幕降臨,火鍋店門口車擁人喧,大小火鍋店生意興隆,西安人不但自己吃,還邀家人、朋友一塊吃。

廣州流行“新三樣”

廣州人向以食新、食奇而聞名,近來他們的飲食品味又出現了三大新趨勢:肉食越食越土,水產越吃越洋,蔬菜越吃越出味。在肉食上,廣州人選擇的更出味的是驢肉。據一些市民稱吃驢腩、驢皮比吃“阿膠”更滋補。現在一些食家與廚師正在研究馬肉的烹飪方法,不久,廣州人又要大飽馬肉之美味了。廣州的水產很豐富,可是國產的水產又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水產商們通過海、陸、空等渠道大批購運海外河鮮海鮮。至於菜,廣州人就吃得更奇了,以前捨棄的芋頭梗、番茄葉現已成為佳肴。

北京宴客粵菜最體面

時下在北京宴客最有臉面的,不是東來順、全聚德、而是經營粵菜的王府飯店、京廣中心,就連那些七彎八拐的小胡同里的粵菜館儘管店面狹小裝修簡陋也大都有食客盈門。粵菜大受歡迎,不少人認為是原料的原因,幾乎所有的粵菜館都在門口的顯要位置,大書“生猛海鮮”四個字。但是福建、浙江、山東等地也都產海鮮也都有辦法可以使海鮮保持生猛,為什麼閩菜、浙菜、魯菜遠不如粵菜受歡迎呢?粵菜清淡平和、味型豐富、本味突出、含蓄回味,吃起來特別感到輕鬆。這正好迎合了當前人們的口味追求、迎合了人們新的飲食心理。粵菜的味道也就成了當前的一種流行味。

四川萬人免費品嘗火鍋

在我國首次以火鍋為主題舉辦的“首屆四川(成都)火鍋美食節”中最具震撼力的當數別開生面的“萬人免費大餐”,這一活動由《成都商報》社與30多家火鍋名店聯手推出,消費者憑火鍋店提供組委會統一發放的特票,就可到指定火鍋店免費就餐。獨具特色的四川火鍋吸引了南來北往的客人,美食節落幕後,品嘗火鍋的人仍有增無減。

重慶江湖風味橫掃四川

江湖風味川菜發端於民間,它借鑑於川菜的蒸製手法,在選料和烹飪味上注重麻辣鮮香,多選用新鮮原料。近幾年風行四川的辣子雞、泉水雞、燒飯雞公、烏江魚等皆屬於這類“豪放派”,江湖風味成為四川民眾最歡迎的美食。近日又被“重慶美食世界”的老字號頤之時大酒樓風味餐廳隆重推出,登上大雅之堂。

清粥小菜風行鷺島

走進窗明几淨的店堂,叫一鍋清粥,幾碟小菜,三五好友相聚閒談,這樣的飲食消費風行廈門。一年多前,一家由台灣同胞經營的“清粥小菜”館悄悄在鷺島登入。短短一年間,“清粥小菜”授權和加盟連鎖店僅在廈門市區就已經擴張到近十家,並且迅速在福建省內“蔓延”開來。“清粥小菜”館經營的內容全是家常菜,價值區區數元人民幣。顧客在數十道熟菜前任意點選,服務生幫你裝碟。然後要一鍋稀粥,或一碗米飯,坐下來盡情享用,隨要隨添直到吃飽為止。如今,廈門的幾家“清粥小菜”館個個生意興隆,一點也不比當初麥當勞剛開張時遜色。

上海人鍾愛比薩餅

比薩餅近年來在上海安營紮寨,生意相當紅火。在申城小試鋒芒的比薩餅有兩大類:一是傳統風格的義大利比薩,俗名“脆薄比薩”;另一類是“鐵板比薩”;還有一類是用手工擀制的“無邊比薩”,它是在以上兩類比薩餅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青年人似乎並不特別在意比薩餅的款式和口感,更注重就餐的環境和情調:歐式風格的大型壁畫、餐廳屋頂上的筒燈、冷光燈以及吊燈等全採用暖色調的燈光,休閒隨意又新潮浪漫的就餐場所就很自然地成為青年人的首選。

鄭州集市廚房星火燎原

一種被鄭州市民喻為“集市廚房”的街頭現炒現賣攤,時下正在鄭州呈“星火燎原”之勢。集市廚房是一些擅長烹飪的下崗人員興辦的。他們根據居民的要求現場炒賣各種菜餚。居民可自購貨色到這兒來加工,也可在集市廚房和櫥窗里物色原料請廚師製作,集市廚房炒的菜比餐館裡便宜許多,且做菜的透明度高,令食客很放心。

新疆脆皮全羊全新亮相

位於烏魯木齊的崑崙市賓館在原來烤全羊的基礎上又推出了更具民族風味特色的崑崙脆皮全羊,在色、香、味、形上更勝一籌,製法從原來的“烤”變成了現在的先蒸後淋油直至外焦里嫩。所以一亮相,就打入關內,跨出國門,受到國內外食客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