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地方小吃大PK


南方的小吃精緻,北方的小吃新鮮,現在就來看看有名的南北小吃!

蟹粉小籠包

憶江南 最難忘那江南小吃

叱吒風雲的南北小吃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真的想像不出來,是我們的哪位祖先創造出這樣的美味,還會想到利用不同的傳統工藝,燒烤、煎炸、蒸煮、熏烘等齊齊上陣,也使得雞鴨魚肉等各色原料盡顯風範。小吃雖然不如大餐那般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卻也寄託著我們對美食的渴望。想要嘗到正宗的南北小吃,您也不必坐飛機、趕火車,在北京就能嘗到,跟著我們,準沒錯。

江南小吃精工細作

一說到江南的小吃,我就開始流口水,比如蘿蔔絲餅、梅乾菜肉包、蟹殼黃、花生酥、香酥核桃等等,不僅造型精美,重要的是鬆軟潤口,清爽宜人。

一個小碗裡,餛飩飽滿地臥著,湯色淡清,汪著幾滴油,飄著蔥花和紫菜,還有顏色誘人的小蝦米和榨菜。那一碗餛飩!讓人吃的時候從來停不下口,一直吃將下去。縐紗蝦肉餛飩鮮香清淡,皮薄肉嫩,透過薄皮還能夠看見餡肉及蝦仁。我做了個嘗試,透過放在報紙上的餛飩皮真的可以看見報紙上的字!

蟹殼黃

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賣這兩個品種的專業店,如黃家沙、大壺春、吳苑等,名噪一時。

南翔小籠,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半透明狀,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佐以薑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那味道更好了。

不可不嘗:縐紗蝦肉餛飩、南翔小籠

出品餐廳:上海老飯店

擔擔麵

四川小吃麻辣當道

擔擔麵,可以說是四川小吃的代表作。陶然居的師傅介紹,先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端上桌的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擔擔麵這個名字還有段歷史,據說在自貢市有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走街串巷地賣擔擔麵,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另一格燉雞,由於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

龍抄手和賴湯圓

四川的賴湯圓人人皆知,製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吃的時候,可以蘸點芝麻白糖,沒吃過吧,你會覺得別有情趣的!

不可不嘗:擔擔麵、龍抄手、賴湯圓

出品餐廳:陶然居

馬蘭拉麵

西北小吃吃出豪爽

待一碗拉麵端上來,發現果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湯色清澈,香氣很濃,蘿蔔片潔白純淨,鮮紅的辣椒油漂在湯上,青菜新鮮碧綠。嘗一口面,韌而不硬,滑而不爛,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點辣椒或醋。

據說,清朝同治年間,有一個叫馬保子的人開了一家麵館,後到蘭州定居,蘭州人會在印象中感到這是西北拉麵。取馬姓,和蘭州的蘭字,而馬蘭,正好又是甘肅戈壁灘上遍地開滿的馬蘭花,那裡自然環境惡劣,而馬蘭花卻開得很燦爛。老闆就用馬蘭花的寓意時時提醒自己。

馬蘭拉麵的師傅介紹,拉麵的湯很重要,如果料下得重,湯的顏色就發紅,喝起來只覺得滿嘴都是調料味;料下得輕,又體現不出湯的鮮美。最好的湯應該特別燙,但又不能沸騰,等到吃的時候,才慢慢散發出來,下回您去吃麵的時候,注意一下。

馬蘭拉麵的麵條全是手工抻制而成的,麵條十分筋道。後廚的一位師傅告訴我們,在西北,很多人喜歡吃粗麵條,一般都要二細或三細,因為口感比較筋道;而在北京,大部分人喜歡吃毛細,覺得那樣更加入味。西北人喜歡面一端上來就吃,北京人卻喜歡放一放,讓湯味浸入面中才吃。近期,馬蘭拉麵在國家馳名商標的評審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的馳名商標。

不可不嘗:馬蘭拉麵

出品餐廳:馬蘭拉麵

熱乾麵

湖北小吃楚楚動人

掉餡兒燒餅,這是一種新式燒餅,它的外形酷似“比薩”,淡黃色的燒餅上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肉餡,綠色的蔥花,黑色的芝麻撒落其間。從烤箱裡端出來,熱氣騰騰,香飄四溢,令人食慾大增,輕輕一咬,酥軟可口,餡料和麵餅因鬆軟還不時撒落屑片,被人們戲稱為“掉餡兒”燒餅。

說到湖北小吃,沒有人會不知道熱乾麵。相傳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天氣炎熱,漢口一賣湯麵的食販,怕麵條變質,就將面煮熟瀝水晾乾,可不巧碰翻了油壺,麻油浸到麵條里,無奈之下,只好將油與麵條攪拌均勻,重新晾。次日小販將熟麵條在沸水中稍燙,瀝乾水後再加入一些調料,頓時香氣四溢,引得人們爭相購買,小販則吆喝此為“熱乾麵”。

不可不嘗:熱乾麵、掉餡燒餅

出品餐廳:小石灶酒家

過橋米線

雲南小吃別具一格

相傳有個書生去備考,但因為埋頭用功,常常忘記吃妻子送去的飯菜,等到吃的時候往往又涼了,身體日漸消瘦。妻子十分心疼,殺了一隻肥母雞,便用當地人喜歡吃的米線和其他作料放入,用砂鍋熬好後送去,很長時間仍溫熱,味道很鮮美,妻子就常常仿此做好送去。後來,書生金榜題名,戲說是吃了妻子的米線才考中的,妻子送米線要經過小橋,所以乾脆就叫做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非常講究湯鮮、料精。不具備專業水準是過不了關的。一桌的葷盤素盤先放什麼,後放什麼的食用程式也很複雜,所以沒吃過橋米線前要先聽課,弄懂了再吃,這也算是過橋米線的魅力所在。昆明春天的過橋米線在京城口碑最好,其過橋還分為金橋、銀橋、土橋,迎合不同需求,至於什麼是“金、銀、土”,還是請您來昆明春天解謎。

不可不嘗:過橋米線

出品餐廳:昆明春天

豐收玉米酥

宮廷小吃活靈活現

要知道這瑤池仙桃可不同一般,吃了就可以長生不老。甭說別的,看著這逼真的壽桃,都捨不得吃。廚師介紹,是用杏仁麵包加入適量的豆沙餡,做成壽桃的形狀,鮮奶油打成花狀,拼擺,撒上朱古力。它不但革了傳統壽桃的新,而且口味也很創新。

原本以為是棵玉米,一口咬下去口感酥鬆,玉米的香味依舊濃醇,裡面沒有加任何色素,可以說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喔。你吃過綠色的麵條嗎?台灣飯店就有,用菠菜提取葉綠素,用葉綠素、雞蛋和面,壓成麵條,將煮好的麵條放入容器,澆入鮑汁,其實在家也是可以做的,會更有樂趣的。

不可不嘗:豐收玉米酥、瑤池仙桃、鮑汁翡翠面

出品餐廳:台灣飯店

肉夾饃

陝西小吃鄉土味濃

第一次聽同事說臊子麵,我聽成了哨子面,難道還有可以當哨子吹的麵條?後來才發現臊子麵之所以吹不響,那是因為它原本就不是哨子面,不過真叫哨子面也還算是可愛。同事告訴我,臊子麵,主要由臊子、麵條和湯三部分組成。臊子麵的靈魂就在筋道的麵條上,只有手擀的才筋道,才滑溜,才值得一吃,掛麵是被不屑一顧的。至於那湯,一定得是前一天就開始熬制的牛骨湯,湯色淳厚,遠遠地就飄來一股子的香氣。

西安的肉夾饃,吃上去不膩口,只覺肉鮮香酥爛,回味無窮。它是將肥瘦適中的鮮豬肉洗淨後,切成長條,再放入老湯鍋中,加適量的涼水及鹽、糖、八角、桂皮等配料,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煮,待到肉完全酥爛時,方可拆去骨頭,整個工序很複雜的,怪不得那么好吃呢。

不可不嘗:臊子麵、肉夾饃

出品餐廳:三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