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傳花草茶



傳統上,國人習慣把除了茶之外的天然植物製成的飲料,視為有療效的保健配方,卻把歐洲普遍飲用的傳統植物飲品,稱為“花草茶”。

花草藥或花茶、草茶、藥草茶,英文名為Herbtea,意思為用植物的根、莖、葉、花或皮等部位,單獨或綜合乾燥後,加以煎煮或沖泡的飲料。其產生的自然香氣與特殊口味,是我們稱這種非茶(茶葉)之茶為“茶”的原因。

在印度和中國茶出現以前,花草茶早已被廣泛地運用了。由於它不含咖啡因,對健康很有益,所以很早就被用作療方。目前已知,首先拿藥草來治病的人類,是五千年前住在幼發拉底河的蘇美利亞人,他們所使用的藥草包括了藏茴香和百里香。

此外,古埃及人以象形文字將藥草處方記載在紙草書上,洋蔥和蒜都是他們的最愛;而中國第一部較完備的藥草志“神農本草經”約在公元前一世紀編纂完成,並記載了365種草茶藥物。

在中古時期,古老的植物療方都是世代相傳,但是一直都沒有一套統一的醫療方法,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祖傳秘方。另外,當時的教會雖然強調信仰的力量可以治癒百病,但許多教士仍然保存了早期希臘羅馬時代的醫療用書作為治病的參考,並自己種植各種藥草,以它們作為療方來替教區的民眾施行醫療,有時也將這些花草用作調味料。

十六世紀時,婦女們會在出門時,掛一個布做的小袋子在身上,裡面裝著多種有香味的花草,例如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檸檬等,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它們的香味,而是為了防止外面的細菌感染。

在十八世紀中期,專家就宣稱:“過度飲茶會傷害神經,造成顫抖、麻痹、憂鬱發作等疾病。”當時,一般的鄉村醫生就曾建議飲用屬性較溫和的薄荷類、鼠尾草植物或黑莓藥等花草茶,可惜很少有人相信這個忠告。

今日,人們警覺到咖啡因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於是乎花草茶的健康配方興起。在健康食品店或超級市場中,花草茶包已到處可見,可隨時沖泡自己喜愛的花草茶飲。

例如夜間一杯洋甘菊茶有助於身心的鬆懈,幫助入眠;而一杯清茶就可以消除噁心感;小藍莓茶則是爽口的餐前茶。在一片追求健康生活的風潮中,藥草能夠促進人體健康的觀念也逐漸為大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