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


《夜航船》:“魏作湯餅,晉作不託。”(張岱自註:“不託即面,簡於湯餅。”)

實際麵條之起源,大約早於魏。東漢劉熙《釋名》“餅”中已提及“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等餅類,按劉熙“隨形而命之”的說法,“索餅”有可能是在“湯餅”基礎上發展成的早期的麵條,那么,東漢時已有之。

麵條顯然是由湯餅發展而成的。湯餅今人考實際是一種面片湯,將和好的麵團托在手裡撕成面片,下鍋煮成。這種湯餅始於漢代,是麵條的前身。

從湯餅的基礎上,又發展成“索餅。”《釋名疏證補》:“索餅疑即水引餅。”《齊民要術》記有“水引餅”的做法:“細絹篩面,以成調肉〔月霍〕汁,持冷溲之。水引,按如著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揉搓令薄如韭葉,逐沸煮。”先揉搓到像筷子那樣粗細,一尺長的段,再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這時的片兒已類似寬麵條了。

《事物紀原》說:“束皙《餅賦》曰:‘朝事之籩,煮麥為面。’則面之名,蓋自此而出也。魏世食湯餅,晉以來有‘不託’之號,意‘不託’之作,緣湯餅而務簡矣。今訛為‘餺飥,亦直曰面也。”高承的說法,人稱“不託”之後,離後來的麵條就近了。“不託”有說是“不託”者所創,大約是後人的臆測。高承又說:“魏晉之代,世尚食湯餅,今索餅是也。《語林》有魏文帝與何晏熱湯餅,則是其物出於漢魏之間也。”

《語林》中何晏的故事,其實早出於《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即何晏)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但啖,大汁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這則故事中的何晏,是漢大臣何進的孫子,隨母為曹操收養,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是三國時著名的玄學家。何晏長得一表人材。魏明帝懷疑他臉上擦了粉所以臉白,於是大熱天請他吃湯餅。何晏吃得大汗淋漓,就用紅色的衣袖擦汗。結果,臉上白裡透紅,更為容光煥發。

束皙的《餅賦》說,冬日宜吃湯餅:“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成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餅賦》中還誇張地描述了下人侍候主人吃湯餅時的饞相:“行人垂液於下風,童僕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乾咽。”足見當時吃湯餅,也只是富人的享受。

至晉時,湯餅已有成細條狀的了。束皙之《講賦》中描述下湯餅的情景:“於是火盛湯涌,猛氣蒸作,振衣振裳。握〔溺字換成提手邊〕拊搏,面彌高於指端,手索遇而交錯,紛紛駁駁,星分雹落。”束皙稱湯餅“弱如春綿,白若秋練”。後庚闡《惡餅賦》有“王孫駭嘆於曳緒,束子賦弱於春綿”之句,傅玄《七謨》有“乃有三牲之和羹,蕤賓之時面。忽游水而長引,進飛羽之薄衍,細如蜀繭之緒,靡如魯縞之線”之說細如蜀繭之緒,靡如曾縞之線,實在已經很細了。

唐時,麵條仍稱“不託”。《演繁露》說,湯餅,“舊未就刀鑽時,皆掌托烹之。刀鑽既具,乃雲‘不託’,言不以掌托也。”其品種,在唐時,多了一種“冷淘”。杜甫《槐葉冷淘》詩:“青青高槐葉,采綴付中櫥。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唐六典·光祿vvv寺》:“冬月量造湯餅及黍〔月霍〕,夏月冷淘、粉粥。”《太平廣記》三十九《神仙傳·劉晏》引《逸史》:“時春初,風景和暖,吃冷淘一盤,香菜茵陳之類,甚為芳潔。”後人考“冷淘”即“過水涼麵”。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記勝·夏至》:“京師於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麵是也。”

宋代,麵條正式稱作麵條,而且作面方式,除湯煮以外,又有了炒、〔懊字換成火字邊〕(燜)、煎等方法。另外,面上開始加葷素各種澆頭。《東京夢華錄》記汴京的麵條,有四川風味的“插肉麵”、“火〔懊字換成火字邊〕面”,南方風味的“桐皮熟燴麵”。《夢粱錄》記南宋麵食名件,有“獵羊盦〔音為an〕生面”、“絲雞面”、“三鮮面”、“魚桐皮面”、“鹽煎麵”、“筍潑肉麵”、“炒雞面”、“大熬面”、“子料澆蝦〔燥字換成蟲字邊〕面”、“銀絲冷淘”。《武林舊事》中又記有“大片鋪羊面”、“炒鱔魚面”、“卷魚面”、“筍辣麵”、“筍菜淘面”等。

麵條發展成熟之後,便出現了掛麵。古籍中第一次出現關於掛麵的文字記載,乃元人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掛麵,補中益氣。羊肉一腳子,掛麵六斤。蘑菇半斤,雞子五個煎作餅,糟姜一兩,瓜薺一兩。右件用清汁中下胡椒、鹽、醋調和。”這是一種以羊肉、蘑菇、雞蛋烹製掛麵的方法,這說明掛麵在忽思慧以前已有之。《飲膳正要》成書於元夭歷三年,也就是公元1330年,那么掛麵發明於何時呢?

今人考,宋理宗淳有〔礻右,音為you〕辛亥十一年(公元1251年)凌萬頃和邊實撰的《玉峰志》卷下《土產·食物》中記:“藥棋面:細僅一分,其薄如紙,可為遠方饋。雖都人、朝貴亦爭致之。”有學者認為,這種“藥棋面”就是最早的掛麵。

棋子面,又各“切面粥”,其實《齊民要術》中早有記載:“剛溲麵,揉令熟。大作劑,揉搓成餅,粗細如小指頭,重縈於面中。更揉搓,如粗箸大,截斷,切作方棋。簸去勃,甑里蒸之。氣餾勃盡,下著陰地淨席上,薄攤令冷。極散,勿合相粘,袋盛舉置。須即湯煮,別作〔月霍〕澆,堅而不泥。”這種棋子面,形狀像方棋那樣,蒸熟陰乾之後,鋪在陰地淨席上,然後再裝在口袋裡久藏,臨吃的時候取出來,放進沸水裡煮一煮,澆肉汁拌和,吃起來韌而不爛。《玉峰志》里的“藥棋面”顯然與《齊民要術》中的“棋子面”不同,它僅闊一分(也就是3.3毫米),看來形態是細長的麵條,而非棋子大小的面片。它產於平江府崑山縣,能運往當時的都城杭州,成為貴族官僚們喜愛的饋贈之物,看來就因為它已經具備了藥療保健的特色。

抻面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宋詡的《宋氏養生部》:“扯麵”:“用少鹽入水和面,一斤為率。既勻,沃香油少許,夏月以油單紙微覆一時,冬月則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擘。漸以兩手扯長,纏絡於直指、將指、無名指之間,為細條。先作沸湯,隨扯隨煮,視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齏湯同前制。”薛寶辰《素食說略》中,又稱為“楨條面”:“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融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條面’。其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陝西朝邑、同州為最佳。其簿等於韭菜,其細比於掛麵,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真妙手也。”

刀削麵又稱“削麵”。清薛寶辰《素食說略》記:“削麵”:“面和硬,須多揉,越柔越佳。作長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鹵澆食,甚有別趣。平遙、介休等處,作法甚佳。”

麵條做法各種各樣,就名人而言,袁枚、李漁又各有其做面理論。袁子才認為“大概作面總以湯多為佳,在碗中望不見面為妙。”他最拿手者,是作“鰻面”。以大鰻一條,拆肉去骨熬湯,湯中再入雞汁、火腿汁、蘑菇汁,一大碗湯極少量面。李笠翁則極反對這作法。他說:“南人食切面,其油鹽醬醋等作料,皆下於麵湯之中。湯有味而面無味,是人之所重者,不在面而在湯,與未嘗食麵等也。”他說,他做面則是“調和諸物盡歸於面,面具五味,而湯獨清。如此方是食麵,非飲湯也。”他所創製的面有兩種,一日:“五香面”,一曰“八珍面”。“五香面”是自己家用,“八珍面”是用來請客的。“五香者何?醬也,醋也,椒末也,芝麻屑也,焯筍或煮蕈、煮蝦之鮮汁也。先以椒末、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後以醬、醋及鮮汁三物和為一處,即充拌麵之水,勿再用水。拌宜極勻,擀宜極薄,切宜極細。然後以滾水下之,則精粹之物盡在面中,盡句咀嚼,不似尋常夾面者,面則直吞下肚,而且咀嘔其湯也。”“八珍者何?雞、魚、蝦三物之肉,酒(疑為曬之誤)使極乾,與鮮筍、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極翻之末和入面中,與鮮汁,共為八種。”李漁說,作此“八珍面”,雞魚之肉,一定要取精肉,稍帶肥膩者不能用。鮮汁也不用肉湯,要用筍、蕈或蝦汁,因為面性見油即散,擀不成片,也切不成絲。拌麵之汁,加雞蛋清一二盞更宜。

人稱“伊府麵”者,其實乃清乾隆進土伊秉綬的家廚所創。伊秉綬字組似,號墨卿,好品味。其在惠州為官時,因喜麵條,家廚遵其囑予以改進。“伊府麵”先以雞蛋和面,面成後煮至八成熟,撈出,拌上香油,過油炸至金黃。然後再以雞湯煨軟,盛盤內,澆以海參、蝦仁、玉蘭片。

早時民俗,只有伏日吃麵之說。北齊宋懍《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進湯餅,名為辟惡。”至於生日吃麵之俗,似始於《唐書·王皇后》:“阿忠脫紫半臂,易斗面為生日湯餅耶。”這位阿忠把衣服脫下來換斗面,為的是做生日湯餅,為什麼一定要吃生日湯餅呢?因為古時生男孩稱“弄璋之喜”(璋:寶玉,《詩經·小雅斯乾》:“凡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唐時,就有要舉行湯餅宴賀弄璋之喜之俗。劉禹錫有詩《贈進士張盥》:“憶爾懸孤日,余為座上賓。舉箸食湯餅,祝辭添麒麟。”蘇東坡有《賀人生子》:“甚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璋出。”為什麼唐時就要當“湯餅客”,必食湯餅呢?宋人馬永卿在《懶真子》中,就認為“必食湯餅者,則世欲所謂‘長命’面也。”麵條,當時已成了祝福新生男兒長命百歲的象徵,這種世俗一
直沿襲下來,中國人過生日就必吃麵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