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令的習俗


1、春節食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除藏、白、傣三族外,其他民族都有過春節的傳統。漢族更是以春節為一年的最重要節日。一般休閒、慶典前後達一個月左右。

進入農曆臘月底和正月國中旬,家家戶戶備好最好的美食,相互走親訪友或家人團聚共樂新年。漢族更是:"竭盡廬之入",把最好的肉類、菜類、果類、點心類擺滿以宴賓客。

春節正值我國的冬末春始,氣溫很低,便於食物的保存,因此許多地方有鹽漬物保存(俗稱臘魚、臘肉等),其味長、香厚,有其特別的風味。

少數民族過年極有特色:如彝族吃"坨坨肉",喝"轉轉酒"並贈送對方以示慷慨大方;壯族吃5斤多重的大粽粑以示富有;蒙古族圍火塘"吃水餃",剩酒剩肉以祈盼來年富裕等等。

中華民族對"年"特別重視,除講究"吃"以外,其他如穿新衣、掃庭堂、掛春聯等也特講究。人們喜歡聚、求吉祥、祝平安的活動與豐富的"食俗"相溶,形成一年一度的傳統的"年文化"。

2、元宵食俗:

元宵的食、飲大都以"團圓"為旨,有園子、湯圓等。各地風俗不同造成一些差異:如東北在元宵節愛吃凍果、凍魚肉,廣東的元宵節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吉祥。

3、清明食俗:

公曆4月5日前後的清明節,主題為"寒食"與掃墓。清明吃寒食,不動煙火,生吃冷菜、冷粥,如今因生活水平提高,多吃滷菜、鹽茶蛋、麵包、飲料等。

4、中元節食俗:

中元節也叫“祭祖節”,每年農曆的7月15日,是佛、道兩教的祭祀亡靈的節日。因地域不同而食俗也不一樣。有些地方捏“面人”祭祖宴客,有些地方以酒肉筵席“請祖”等等。

5、中秋節食俗:

中秋節也叫“秋節”、“女兒節”、“團圓節”等。在農曆8月15日。中華民族對中秋節十分重視。中秋節最大的食物是“月餅”,象徵團圓、吉祥,子輩給父老送月餅,朋友之間互送。月餅花色品種繁多,風格各異。

中秋節還有“賞月”的活動,伴隨這些賞月活動的還有許多中秋食品,如藕品、香芋、柚子、花生、螃蟹等在中秋時節最為鮮美。少數民族也非常看重中秋節,有各種“中秋活動”,品嘗各種風格獨特的中秋食品:如傣族就會圍坐飲酒,品嘗狗肉湯鍋和豬肉干巴,醃蛋和黃鱔乾等等。

6、重陽節食俗:

重陽節也稱“敬老節”或“老人節”。在農曆的九月九日,故名為重九或重陽。重陽節的食物大都是以奉獻老人為主:吃花糕、螃蟹,有些地方還吃羊肉和狗肉;祝福老人,避邪躲災,祈求健康是重陽節的主題,食俗也圍繞這些方面而成一種較為獨特的文化體系。

7、冬至節食俗:

冬至節也稱“賀冬節”,時在農曆的十一月冬至這一天,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但各地的慶典方式有異,大都是因為冬至是吉日,所以祭祖廟會。伴隨這些活動的食俗為:喝米酒、吃長生面、冬至肉、冬至團、餛飩。南方冬至時一般先掃墓後飲宴。飲宴名目有“獻冬至盤”和“分冬至肉”等。北方有“餛飩拜冬”和“羊肉熬頭”等。

8、臘八節食俗: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原是古代慶豐收酬謝祖宗的節日,後演變為紀念釋伽牟尼成道的吉日,一般認為是驅寒、祭神和辭舊迎新,伴隨這些活動的食俗為熬臘八粥和舉行家宴,臘八粥也稱“五味粥”、“七寶粥”或“佛粥”,由各種米、豆、果、菜、肉等4—7種原料煮成。真正上好的“臘八粥”具有健脾、開胃、補氣、養血、禦寒等功能。

9、灶王節食俗:

灶王節也叫“謝灶節”、“辭灶節”,一般為農曆臘月二十三、四,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幽默節,不同的地方過節的方法不太一樣,大部分地區為“過小年”,北方一般包餃子,南方準備打年糕準備年貨了。

10、除夕食俗:

農曆歲末最後一天的晚上為除夕,我國眾多民族共有的節日,流行於全國各地。除夕守歲,千年流傳。南方的團年飯“年夜飯”、“宿年飯”、“年根飯”、“合歡宴”等等,好吃的大菜應有盡有,北方必有餃子,稱之為’“年年餃子年年順”。總之,除夕食俗具有團圓和甘美,慶豐收、賀歲迎新等多種含義與文化品位。

以上的十大節日食俗,大都是以民間農曆為根據的,這主要是這些節日食俗是由先人傳下來的,一代一代幾乎沒有什麼改變,所以千古流傳的節日食俗雖然有些微的變化,但是本質上和意義上都沒有什麼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