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名菜

烤方

又名叉燒方肉。將豬肉切長方塊,上鐵叉經4次烘烤,3次刮皮而成。烤制過程中不加調料,成品外皮鬆脆內香爛,上桌時改刀成片,佐以甜醬花椒鹽蔥白段用空心餑餑夾食。

松子燻肉

豬肉切長方塊,用花椒鹽略醃,上叉烘烤待皮焦後取下,泡軟颳去焦污,加松子仁調料燜透,再用茶葉白糖等熏制而成,松子香糯,肉方酥美,為夏令佳肴。

百花酒燜肉

豬肉叉烤後洗淨,切方塊加百花酒及調料,不加湯水燜至酥爛而成。酒香濃郁,酥爛入味,甜鹹可口。

櫻桃肉

帶皮豬肉入沸水略煮,皮上剞十字花刀成櫻桃大小方塊,加紅曲水及調料燜熟,色呈紫紅,形似櫻桃,甜鹹適中,香肥酥爛,裝盤四周綴以鮮櫻桃與綠葉,益增妙趣。據御香縹緲錄載,清慈禧太后好食,每遇喜慶節日必點此菜。

扒燒整豬頭

清乾隆時,揚州法海寺蓮性和尚善扒豬頭,後授之民間,流傳至今。將豬頭入清水復燒兩次,再加調料燜熟,至汤滷粘稠,肉質酥爛即成。油潤肥嫩,甜中帶鹹,奇香撲鼻,須用匙舀食。

松鼠鱖魚

鱖魚剞菱形花刀,經兩次油炸使之成形並成熟,再用蝦仁筍丁木耳番茄醬等制琉璃鹵澆上,成品頭昴尾翹,肉翻如毛,形似松鼠,澆鹵時吱吱有聲,香氣四溢,外紅內白,酸甜適口。

醋熘鱖魚

鱖魚兩面剞菱形花刀,兩次入熱油炸成焦黃,另製糖醋鹵乘熱澆魚上,亦可上桌現澆,其嗤喇響聲可為席面增添氣氛,外皮鬆脆,骨酥肉嫩,鮮香撲鼻,酸甜適口。

燉生敲

鱔肉用木棍敲松,改刀成段,入熱油炸,放佐料用文火燉至酥爛,而成魚酥,肉香湯醇味鮮,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

梁溪脆鱔

始創於太平天國年間,因元錫古稱梁溪故名。將活鱔魚沸水氽燙,去骨經兩次油炸至肉酥脆,投入滾沸濃稠的滷汁鍋中,迅速顛動,待滷汁被充分吸收後,上綴嫩薑絲而食。鱔色醬褐,烏光油亮,盤鏇曲折,若虬枝老,乾食之鬆脆酥爽,甜中帶鹹。

兩淮長魚席

長魚即黃鱔。清鹹豐年間,淮安創製長魚席後,引至淮陰,統稱兩淮長魚席,流傳至今共108道菜點,均以長魚為主料,每宴36道菜點,分三天進筵,該席製作精細,風味別致,其中炒軟兜、炮虎尾、生炒蝴蝶片、煨臍門、大燒馬鞍橋等菜更為著名。

① 炒軟兜
在長魚席中享譽最盛。將細長魚劃絲切段,加調料旺火急炒,色黃裝盤,上撒胡椒薑絲食用。烏光閃爍,蒜香濃郁,清鮮爽口,因魚絲滑嫩綿軟,上筷後兩端下垂,滷汁飽滿,如兜一江湯水故名。

② 大燒馬鞍橋
用粗長魚段與豬五花肉塊加調料燒制而成。色澤醬紅,湯汁濃稠,肉塊肥爛,鱔段酥香,熟後形似馬鞍故名。

③ 煨臍門
將熟長魚腹臍門肉切段,加雞湯調料沙鍋煨燜勾芡撒胡椒粉而成。酥爛爽口。分油煨與白煨兩種,各具風味,為冬令佳肴。

④ 叉燒長魚方
將長魚切段,經調料浸漬後與雞蝦茸熟火腿末同輔於豬肉油上,包成長方形 。

⑤ 炮虎尾
將熟長魚尾部脊背肉用沸水燙透裝盤,拌調配後澆以炸蒜瓣的沸油即成。味鮮爽口,因其形似虎尾故名。

拆燴鰱魚頭

用長江雪鰱的魚頭入清水煮後去骨配蟹,配以蟹肉、火腿片、香茹片肫肝片雞脯片等加調料入砂鍋燴制而成。肉質細嫩湯白汁稠,味鮮適口。

荔枝魚

將黑魚去刺,於肉麵剞十字花刀後切成菱形塊,用澱粉糖色拌和,入油炸至魚肉翻捲成荔枝形,再加調料燒燜而成。撒青蒜絲香菜淋麻油,蒜香撲鼻,魚肉鮮嫩。

將軍過橋

又名“黑魚兩吃”。民間傳說黑魚為龍宮大將,行業中以菜餚同此碗移至彼碗稱“過橋”,故名。將黑魚洗淨,留腸,將魚肉斜劈成片,上漿後入鍋炒熟,另將皮骨腸入沸水略燙,再過橋移入清水鍋中,配筍片等制湯與魚片同上桌,魚片細嫩,魚湯濃鮮。

紅燒大烏

大烏即黑魚。在魚肉麵上剞成八字形花刀,與魚腸同放入鍋內,加調料略煸,加清水燒沸後,以小火燒成。燒前須一次調準口味,中間不揭鍋,一氣燒成。肉質鮮嫩,色澤紅亮,已有百餘年歷史。

糖醋黃河鯉

將黃河鯉魚兩面剞刀,掛水粉糊油,炸發脆,再用調料汁澆魚身而成。魚呈金黃,汁如琥珀,外脆內嫩,酸甜適口。

蓴菜氽塘片

塘鱧魚亦稱土咬魚、虎頭鯊。以每年4月太湖所產最佳。蓴菜亦稱莆菜,又名水葵,每年春夏之季上市,將魚肉去皮,劈片,用雞清湯氽煮後,入氽熟的蓴菜中,湯清味鮮,風味獨特。[NextPage]

白汁黿菜

黿菜即甲魚。以春季菜花盛開時上市者為佳,稱菜花甲魚。配以山藥、熟筍塊、豬肥膘燜煨調料中,加冰糖屑使汁稠濃,勾芡淋麻油而成。甲魚裙邊呈透明狀,魚肉酥爛脫骨,汁濃似膠,甜中帶鹹。

白汁鯝魚

鯝魚即長吻,脆又名白吉魚、江團等,產於長江。將魚切塊,入沸水略燙,加調料及筍塊燒至湯汁稠濃而成。肉厚無刺,鮮嫩不膩,湯汁似乳,稠濃粘唇,且微溢酒香,兼有鰣豚之美,被譽為水產肴饌之神品。

香脆銀魚

銀魚體形纖細,明瑩如銀,骨軟無鱗,肉嫩味鮮。用鴿蛋糊拌,勻裹麵包屑,入油炸成外香脆,內鮮嫩,極為爽口。

清蒸鰣魚

鰣魚鱗片極富脂肪,故烹時須留鱗,切段配香茹火腿筍片等,加調料上蓋網油,上籠蒸熟,撒胡椒粉備薑絲香醋蘸食,滋味鮮美。

雙皮刀魚

將刀魚肉、白魚肉及豬肥膘剁茸蛋清調勻,加佐料裹入魚皮內,使之仍成魚狀,加調料蒸熟,該魚本為江鮮上品,惟其刺多食時不耐其煩,本菜則不僅骨刺盡去,且能保持魚形完整,製作精細,味極鮮美,為春令名餚。

八寶刀魚

刀魚剔除骨刺及內臟,將蝦仁火腿香茹雞肉等炒熟的八寶餡心填入魚腹,外裹豬肉油,加調料蒸熟,淋麻油而成。細嫩鮮香,油潤味美,制此菜關鍵在整魚出骨,且保持魚形完整,技藝精湛。

紅燒沙光魚

將沙光魚炸黃,加調料紅燒至湯稠即成。色澤醬紅,內質鮮嫩,鹹中帶酸,極富營養。

爆烏花

烏即賊魚、墨魚。將魚剞荔枝花刀塊,入沸水氽燙至捲曲,加調料熱油爆炒,隨季節配紅辣椒、玉蘭片、木耳、青豆等輔料,色彩調和,烏花脆嫩,口味鮮美。

彭城魚丸

將黃鮎魚肉與豬肥膘剁茸,加蛋清調糊加水龍鬚冬粉末拌和,氽成桂元大小的丸子,再加調料清燴而成。色白如玉,鮮嫩爽口,該菜創始於清康熙年間,原稱銀珠魚。

巴肺湯

巴魚肉加火腿片筍片香茹及調料與雞湯同燒,鮮嫩清淡風味獨特(按巴魚系江南一帶叫法,非辭海所釋巴魚其長僅7~10厘米,遇驚即腹脹如鼓,據考證即幼河豚,另所謂肺者,實肝,訛傳至今,已成定名。)

鳳尾對蝦

對蝦經調料浸漬,入油炸熟炸時應令蝦尾翹起,如鳳尾狀,食時佐以花椒鹽,香酥鮮嫩,味美爽口。

鳳尾蝦

活河蝦配以青豆,用鴨油滑炒而成。尾部鮮紅,形似鳳尾,色澤艷麗,鮮嫩味美。

雪花蟹斗

雪花指蛋泡糊,蟹斗即蟹殼蟹粉。炒熟後裝入斗內,上鋪雪花綴以火腿末,撒香菜葉澆雞汤滷汁而成。色澤鮮艷,肥鮮味美,又宜於分食,系在江蘇名菜套蟹的基礎上發展而成。

白燴回魚肚

油發回魚肚,切斜方塊,與菜心雞片筍片雞湯等輔料燴制而成。色彩艷麗,魚肚軟糯,菜心酥爛,湯醇味鮮。

蝦仁珊瑚

陳年海蜇頭,漲發成珊瑚狀,放雞清湯中,上火至微沸撈出,另將蝦仁火腿雞脯片香茹片炒和後,加雞清湯及調料,待沸後,入蜇頭勾芡,淋雞油,撒白鬍椒粉香菜葉而成。色彩斑爛,馨香撲鼻,酥鬆滑嫩,清香爽口。

芙蓉蜇皮

蜇皮絲加蛋清糊攪拌上勁後,入油鍋炒至蛋漿凝固,另鍋將雞清湯加調料勾芡,與發蛋同炒至初凝時,投入蜇絲,稍炒,裝盤後,火腿茸香菜葉圍邊,形似芙蓉,色澤驕艷,蛋嫩蜇脆,微有臘香,清鮮可口。

蟹黃扒翅

蟹黃油嫩雞肉魚翅等一起燒燜,令其味互相滲透,然後將魚翅排於其上,撒胡椒粉薑絲香菜而成。魚翅軟糯,蟹黃鮮肥,為名貴佳肴。[NextPage]

天下第一鮮

蟶肉極嫩,宜猛火急炒,不使水分外滲,謂之跳將。蟶肉用配料調料煸炒而成,色白如玉,鮮嫩爽口,為春令佳肴。

鍋貼干貝

將干貝泡軟蒸松,蝦仁剁茸,用調料攪拌後,揭於豬網油上,嵌干貝及配料,貼鍋上用溫油蒸,改刀裝盤。食時佐以番茄醬,鮮嫩柔軟,酥香味美。

清燉狼山雞

狼山雞與火腿腳爪共入砂鍋中,加清水及調料,燒沸後改微火燉,再沸而成,湯汁清澈見底,肉白嫩肥美,微兼臘香。

蛋美雞

嫩母雞加調料燉至酥爛,另用蛋皮包入火腿雞脯蝦仁冬茹冬筍丁等做成燒麥,蒸熟母雞裝盤,燒麥圍邊,綴以青菜心,澆滷汁而成。雞肉酥爛,脫骨燒賣,口味鮮美,菜心清香翠綠。

早紅桔酪雞

早紅桔產於蘇州吳縣洞庭東山。將桔瓣加麵粉味素調成桔酪醬,另將嫩子雞入油炸黃後,浸入桔酪酥缽中蒸成,雞肉酥爛脫骨,桔香濃郁,酸甜爽口。

清燉雞孚

豬肉末加調料平鋪於雞肉上,輕剁使二者緊粘,切成小塊,蘸發蛋油炸,再加配料,微火燜燉而成。雞肉細嫩,湯鮮味美,雞孚火腿冬茹白紅黑三色相映成趣,已有百餘年製作歷史。

芙蓉雞片

雞脯肉熟豬肥膘分別剁茸,加發蛋攪拌上勁,用炒勺將茸料舀成柳葉片狀,逐片放入溫油鍋內,待雞片呈玉白色,再與碗豆苗冬茹片等同炒,勾芡撒火腿末而成。雞片潔白細嫩,如玉芙蓉,鮮美滑爽。

三套雞

為秋冬季傳統名菜。將家鴨、野鴨、菜鴿分別整體出骨,層層相套,三禽之間嵌入火腿、冬茹、冬筍片等配料,入缽燒燜,熟後連缽上桌,香氣四溢,層次分明,家鴨肉肥,野鴨肉緊,菜鴿肉嫩,湯汁清鮮,略帶茸蛋,放入略燒即成,蛋色潔白如雪,飽滿光亮,細嫩鮮香,入口即化。

燉菜核

宜用地產名種青菜矮腳黃,且以經霜者為佳。將菜核即菜心約10厘米長頭部剖十字後,過油輔以雞脯火腿冬茹冬筍等片料,加雞清湯調料,微火燉成。葷素互串,色彩調和,湯醇味美,菜心酥嫩。

大煮乾絲

白豆腐乾片切絲細如棉線,與雞絲同入雞清湯,加火腿片肫肝片鮮蝦仁及調料共煮而成。色彩美觀,味鮮綿軟,爽口開胃。

鏡箱豆腐

豆腐切小塊,入油炸黃,每塊中間挖去一部分如箱,鑲入肉餡,上嵌蝦仁,然後箱底朝上,與調料清湯入蔥油鍋略燒,最後勾芡翻身裝盤。因其形似梳妝盒故名。色彩美觀,葷素混燒,鮮嫩味醇。

龍鳳腿

嫩雞脯肉丁與蝦仁加調料拌餡,以豬肉油包裹成雞腿狀,外裹蛋黃糊拍敷麵粉,入油鍋炸黃而成。食時澆番茄沙司。外香脆內細嫩,鮮美可口,宜於分食。因以龍鳳分喻蝦雞故名。

揚州蛋炒飯

選軟硬適度,顆粒鬆散的上白秈米飯,配以雞蛋海參雞脯火腿鴨肫蝦仁冬茹竹筍等丁料,炒制。飽滿油潤,柔韌可口,味道鮮美,成品雖以米飯為主料,但歷史被視為菜餚,有列為主食。

霸王別姬

甲魚去殼,釀入雞脯茸,再將殼覆蓋其上,另取母雞抽出翅尖,略加整形,甲魚與雞反向置砂鍋中,加雞湯調料蒸至酥爛,配熟火腿片冬茹等輔料,續蒸而成。此菜以甲魚母雞分喻霸王虞姬二者,相背喻為相別,湯鮮味醇,營養豐富。

素火腿

豆腐皮浸入調料滷汁漬透取出,擠乾逐一卷緊成長圓形素火腿坯,用白布包緊繩子綑紮,以旺火蒸熟後,解繩去布,抹以麻油而成。色澤棕紅,香味雋永,柔中帶韌,久存不壞。已有近百年製作歷史。

羊方藏魚

傳為彭祖創製。將方塊羊肉用紹酒椒鹽醃漬後,焯水用刀平劈,以能容魚體為度,另將鯽魚剞花刀,焯水抹調料後,藏入羊方內,加調料燉製而成。其製法奇特,而不繁魚羊味鮮有異香。

杏仁葛粉包

將熟花生米研末,與肥膘肉茸白糖拌勻做成黃豆粒大小的餡心,滾葛粉於沸水中一燙,如此反覆三次,製成葛粉包放沸水鍋中,以小火燉,另將杏仁鮮牛奶加糖燒成糖乳汁,將粉包倒入其中即成。滑糯香甜,創始於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