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的起源

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民間,歷史悠久。今日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即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它也許就是火鍋的雛形吧。《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鐘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四周,將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中國陶瓷史》中介紹的“樵斗”,是放在火盆之中,以炭火溫食,可能是暖鍋的原型,東漢的墓葬中已有出土。北齊的《魏書》中載,“鑄銅為器,大口寬腹,名曰銅爨,既薄且輕,易於熟食”,可能是當時火鍋一類的炊具。三國時期出現了一種類似火鍋的“五熟釜”,鍋中分五格,可調五種味道,類似現在的“多味火鍋”。1984年,內蒙古昭烏達盟敖漢旗出土了一幅墓葬壁畫,畫中繪三個契丹人席地而坐,圍著一個火鍋,有一人在涮羊肉,畫上有桌,桌上放著兩個盤子,還有酒杯、酒瓶、羊肉塊等,描繪的是我國遼代人涮羊肉火鍋的情景。

真正有記載的是宋代火鍋。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鍋之事,即其所稱的“撥霞供”,談到他游五夷山,訪師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無廚師烹製。“師云: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活(浸油)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半吊子),候湯響一杯後(等湯開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涮)熟,啖(吃)之,乃隨意各以汁供(各人隨意沾食)。”從吃法上看,它類似現在的“涮兔肉火鍋”。

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清烹飪理論家袁枚《隨園食單》中已有記載。當時除民間食用火鍋外,從規模、設備、場面來看,以清皇室的宮廷火鍋為最氣派。清帝王的冬季食單上寫有:野味火鍋、羊肉火鍋、生肉火鍋、菊花火鍋等。鍋具形式已有雙環方形火鍋、蛋丸魚圓火鍋、分隔圓形火鍋等。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中國火鍋之最,詳情《清代檔案史料叢編》有載。1796年,清嘉慶皇帝登基時,曾擺“千叟宴”,所用火鍋達1550個,其規模堪稱登峰造極,令人驚嘆![]

重慶火鍋出現較晚,大約是在清代道光年間,重慶的筵席上才開始有了水鍋。四川作家李頡人在其所著的《風土什志》中說,四川火鍋發源於重慶。他寫道:“吃水牛毛肚的火鍋,則發源於重慶對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擔子零賣販子將水牛內臟買得,洗淨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洋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辣又麻又鹹的滷汁。於是河邊、橋頭的一般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線,既經濟,又能增加熱量……。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尚化了,從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是將分格失盆換成了赤銅小鍋,滷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乾淨而適合人的口味。”他對四川火鍋的形成和發展作了比較具體的描述。另外有一種說法,說四川火鍋起源於川南江城瀘州,且有證據:重慶火鍋較集中的地方是小米灘,據說以前長江邊上的船工跑船常宿於小米灘,停船即升火做飯驅寒,炊具僅一瓦罐,罐中盛湯,加入各種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濕,船工吃後,美不可言。這食慾便沿襲下來,傳至重慶紮根,並漸豐富,成為川人特有的美食。

根據李老的記載,可說川味火鍋發源於重慶,經過飲食界的不斷改進,色、香、味獨具特色,因此重慶火鍋或山城火鍋最負盛名。抗日戰爭時期,重慶的火鍋特別興旺,許多外省人也愛上了火鍋,有的人甚至吃上了癮,軍政要人宴客多以火鍋為席上珍餚。如國民黨的軍統頭目戴笠就曾經擺過五百人的火鍋宴以示闊綽。一些金融巨頭宴客也不到大餐館,而上火鍋店,認為吃火鍋既能開胃又別有風直到。當時文化界的名流(作家、演員、畫家)也成了火鍋店的座上客。如電影界的名導演謝添就是一個愛吃火鍋的“老饕”。由於市場的變化,火鍋從沿街擺攤,改變為開店營業。抗戰初期,重慶新開的火鍋店很多,大街小巷都有火鍋店,不僅專業火鍋店愈開愈多,就連一些冰果店、咖啡館、大餐廳也經營起火鍋業務來。當時最有名的火鍋店是臨江門楊海林開的“雲龍園火鍋店”和楊述林開的“述園火鍋店”、保全路蘭樹雲開的“一四一火鍋店”、五四路楊建臣開的“不醉無歸火鍋店”,還有在南岸海棠溪橋頭由李文俊開的“橋頭火鍋店”。這些火鍋店之所以在當時能揚名山城,一方面是設備較好,座場舒適。店內設瓷面圓桌或方桌、矮桌配矮凳、高桌配高凳(這也是火鍋經營之竅門,因解放前重慶的婦女多穿長旗袍,坐高凳才方便),每桌只坐四人,桌面中央挖一個圓洞,放入泥水爐,滷汁用的是銅鍋或鋁鍋盛裝,裝菜用的是金邊瓷盤,有的店還備有冰櫃。另一方面是服務周到,每桌均定有專人製作滷汁(以求味正,食時注意適時添加滷汁,為換了顧客即時換滷汁)。此外,還有專人管理爐火。加炭也很講究,一般不在桌上加生炭,而是先把炭燒紅了再加進爐膛,避免了煙、灰。每桌配有茶壺、茶杯,讓顧客邊吃火鍋邊喝茶,以解油膩。在烹調方面十分講究選料。如用牛內臟必須是水牛的肚、肝、腰;用牛肉也應是黃牛的背柳肉、紅包肉(牛腿上的淨瘦肉)、和尚頭肉;吃魚必須用活鯽魚;摻入滷水的同時還要摻入老蔭茶;甜料不用冰糖而用醪糟汁;調腸、調蘸碟都不用味素而用原汁原味。素菜只用豌豆苗、白菜心、黃蔥、蒜苗而不用菠菜,特別禁用豆腐(認為豆腐壞滷水),血旺可以用,但不算營業收入,是作為工人們的小費。毛肚要剔去梗子和底板,專用葉子部份,切成二指寬約10厘米長的塊子。

抗戰時期一些曾在重慶居住後移居到台灣的同胞,在離開重慶數十年後,仍然忘不了重慶的火鍋。他們多次在台灣的報刊上發表懷念川味火鍋的專文,有的稱當年由怕麻竦到習慣麻辣,再到喜歡麻辣是川味火鍋入門的“三部曲”。有的人還寫下當時流行的一首小詩:“朝天門、楷杷山,火鍋小汔店,伴我八年度磨難,飯菜麻辣香,霧都印記難消散!”幾十年都還念念不記抗日戰爭時期重慶的“川味火鍋”,可見火鍋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大。

解放後,重慶的火鍋業一直興盛不衰。

“毛肚火鍋”、“清湯火鍋”,同時還有將兩味火鍋融為一鍋的“鴛鴦火鍋”,此火鍋在1983年全國烹飪名師表演鑑定大會中大受讚譽。製作廚師獲得了優秀廚師稱號。近年來,重慶的火鍋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在制鹵、用料、吃法等方面都有所創新。

“毛肚火鍋”已經成為重慶最著名的風味小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