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醬(苦菜)的藥用價值

敗醬 一名苦菜,浙江地方名四季菜,東北稱野芹。屬敗醬科植物。有黃花、白花兩種。根作敗醬氣。李時珍說:"南人采嫩者,曝蒸作菜食"。黃花者味較苦,均入藥,功效相似。

≮美食性味≯

寒、苦、平,無毒。

≮美食成分≯

黃花敗醬含揮髮油,三菇皂甙、糖類。白花敗醬根及根狀莖含皂甙,敗醬甙,毛羅尼甙及番木鱉甙。

≮美食藥理≯

據試驗,黃花敗醬有促進肝細胞再生、改善肝功能作用。抑菌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美食功用≯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據浙江民間經驗稱:黃花敗醬功效不及白花敗醬)。

闌尾炎,婦女盆腔炎,多發性膿腫:

敗醬全草6一24克,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2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腎盂腎炎:

敗醬、車前草各30克,水煎去渣,代茶多量飲服。

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敗醬30克,佛手9克,水煎服,據稱一個療程(7天)後,食慾增進,黃疸消退,肝腫大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