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愛烙“馬家餅”

  在位於北京牛街的吐魯番餐廳2樓,舉目可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的書法作品。2006年12月20日上午,馬季因病在北京逝世之後,一些來這裡用餐的顧客,從評說馬季的書法開始,睹物思人,又從名人飲食方面追思馬季——走近一代相聲大師的飲食生活。

  馬季喜歡吃麵食,特別是炸醬麵,尤其喜歡自己親手做的炸醬麵。他做炸醬麵的廚藝“絕活”,是從廣播文工說唱團一位姓齊的藝術家那裡學來的:寬油熗鍋,下肉炸醬,再放入蔥花,翻勺起鍋。後來,又有朋友向他傳授炸醬的竅門:往熱油里放幾粒大料,炒兩下再炸醬,又是一種風味。馬季靈機一動,取兩家之長,來個二者兼顧,形成了相聲同行中頗有些影響的“馬記”特色炸醬麵。

  各種各樣的麵食原料,馬季對玉米面情有獨鍾。有報導說:“一到玉米上市之際,馬季就滿世界尋找玉米面去。”平時,他隔三岔五就吃頓蒸窩頭。他特別愛吃家鄉天津寶坻的名菜“貼餅子熬鹹魚”,並將其演化成手指大小的窩頭塊,炒鍋里的油燒熱之後,放入與窩頭大小相當的蔥花,再與窩頭同炒,最後用精鹽、味素調味,風味獨特。

  據知情人說,馬季下廚,最拿手的麵食作品,是他的“馬家餅”。他說:“這餅還是我母親做得最好,我是從母親那裡得到的‘真傳’。”他烙的這餅,有很多人吃過,都夸味道不錯,還送給一個私房菜的名稱:馬家餅。於是,又有人向馬季討教制餅技術,馬季是一臉的誠實:“做馬家餅,要緊處是要捨得放肉,還有多多地放蔥花……”

  在麵食以外,馬季喜歡吃豆腐,就是在國外演出,也要想法子吃上幾次。馬季還有一道自己創新的菜餚“帶魚燒豆腐”。這起因於他不宜吃含膽固醇高的帶魚,可又特喜歡那股特有的魚腥味,於是就來個“魚湯泡飯,神仙不換”——魚湯泡豆腐——帶魚燒豆腐。一道菜餚,一舉三得:家人多吃魚大有益,滿足了他對魚腥味的喜好,又不增加膽固醇。

  食後一得

  歸納起來,馬季大師的“飲食經”有其獨到之處,可以為大家所借鑑:

  粗細搭配營養全面:如炸醬麵與蒸窩頭。

  糧菜混吃絕好搭配:如肉醬與麵條,炒窩頭與鹹魚,麵餅里放肉和蔥花。

  因人而異各取所需:如帶魚湯泡豆腐,既滿足了自己的口味,也使家人受益。

  粗糧細做增進食慾:如炒窩頭用等大的蔥花同炒,還要用精鹽、味素調味。

  技法多樣保護營養:在文中提到的幾樣麵食中,一共用了炸、蒸、貼、炒、烙、燉等烹飪方法,保護營養的同時又增加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