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方小吃

杭州的美景和美麗傳說對許多的遊人都是個誘惑,然而行在杭州,自然也有機會吃在杭州,杭州的小吃和那裡的山水人文一樣小巧而秀氣,主要有以下幾種特色小吃,遊人初去游杭州不妨嘗嘗,感覺一下江南人的細膩和清談。

蝦爆鱔面

烹調時,選用粗壯的鮮活黃鱔,斬頭截尾剔骨後切成鱔片,用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直至鱔片黃脆;取鮮活大河蝦洗淨加蛋清上漿清炒至白嫩;精製麵條下鍋燒後,不粘不糊;用原汁煮麵,使麵條吸入鱔魚的香味,汁濃面鮮。蝦爆鱔面為奎元館的寧式名面。

片兒川面

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的名點,也是杭州的風味小吃。烹調時,選用瘦豬肉片,配以筍片和雪菜,與麵條同燒而成。此面肉片鮮嫩,雪菜筍片色澤翠白分明,食之美爽口。知味小籠杭州知味觀的風味吃。烹調時,選用發酵精白麵粉作皮,用鮮肉,或鮮肉拌拌蝦仁,或雞肉拌火腿末作餡,在餡料中加入特肉皮凍,包好後放入特製小蒸籠用急火蒸製而成,分別稱為鮮肉小籠、蝦肉小籠、雞火小籠。這些包子汁多香鮮,皮薄滑韌,但口味各異。

貓耳朵

貓耳朵是杭州知味觀的傳統風味小吃。用500克的上白麵粉可製成900多個面瓣,再配上雞丁、火腿丁、香菇、干貝、筍片等佐料烹製而成。該小吃麵瓣形如“貓耳朵”,十分精巧,火腿丁像瑪瑙,雞丁似琥珀,湯鮮味美,十分可口。

南方迷宗大包

選用進口精白麵粉經發酵後作皮,用鮮豬前腿肉、肉皮凍(或用豆沙或用麻心或用青菜)等作餡包成後上大籠用急火蒸成。一般500克麵粉只能做9隻大包。它吸取南北方各種包子的特點,由於它無宗派,故稱迷宗大包。迷宗包子潔白飽滿,吃口鬆軟,富有彈性,價廉物美,實為快餐中的佼佼者。

吳山酥油餅

選用精白麵粉為原料,加入食油和成油麵,經造型入油鍋成。食時,加上細綿白糖。成品起酥,層層疊疊,色澤金黃,脆而不碎,油而不膩,又香又甜,入嘴即化。此餅在吳山一帶經常有供應,相傳清乾隆游吳山時曾品嘗過。民間稱它為“吳山第一點”。

蔥包檜

杭州風味小吃蔥包檜有一個有趣的出典。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於監安大理寺,杭州百姓十分痛恨奏檜夫婦。相傳有一天,杭州有一家賣油炸食品的業主,捏了兩個人形的面塊比作奏檜夫婦,將他們撳到一塊,用校友會棒一壓,投入油鍋里炸,嘴裡還念道:“油炸檜”吃。這就是油條的來歷。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為杭州風味小吃――蔥包檜。烹調時,選用上白粉製成春卷皮(或叫薄餅)再裹上油條、蔥段,在平底鍋上反覆壓扁,直至烘烤到金黃色,再抹上竦醬或甜醬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