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論——無為管理學》讀後感

深化教改、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德育的實效,應從無為管理的思想中得到啟示,從教育哲學上找到一個新的思考角度。當前的學校和親職教育中,相當多的空洞、枯燥的說教與青少年不斷增長的自主意識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事倍功半、勞而無功甚至事與願違的事屢見不鮮。體現無為管理思想的“無為”教育藝術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途徑和方法。 (一).“無為”教育藝術的教育過程模式 “無為”教育理論認為,以教育意識為核心,教育過程表現為四種模式: 第一種,教育者有明顯的教育意識,被教育者有明顯的被教育意識。 在學校和家庭中,這種模式最普遍。有一所學校,成功地組織了“熱愛生命”的主題班會。學生到自然博物館參觀“人之由來”展覽後寫了觀後感,請家長到學校來參加班會。班會上,家長紛紛講述了十月懷胎的艱難,為了保胎不擠公共汽車上班,堅持步行頂風冒雨;為了保胎感冒發燒不敢多吃藥……讓學生了解了母親懷胎的生理反應。這一別開生面的班會,強烈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使他們懂得了孕育生命的艱難,懂得了生命不屬於自己的道理,悟到了孝敬父母、珍惜生命的道理。教師、家長、學生都明確參加班會的目的,教育意識貫穿全過程。 第二種,教育者有明確的教育意識,但被教育者沒有意識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 一位父親帶3歲半的兒子去遊玩,遇到了一個土坑,兒子非要下坑裡去玩兒。當兒子玩得高興時,爸爸蹲在不遠的地方,不讓兒子看見。兒子玩夠了,要上來,開始喊爸爸。爸爸一聲不吭,裝沒聽見,兒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還是不理他。於是他連哭帶罵:“壞爸爸,大壞蛋!嗚嗚……”叫喊哭罵兒句都不見爸爸露面,兒子只好自己在坑裡想辦法,終於發現了坑邊的土階梯,便手腳並用地爬上來了。當他發現爸爸就在坑邊一棵大樹下蹲著時,便驚喜地撲上去,高興地摸著小拳頭不無自豪地說:“是我自己爬上來的!沒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來!” 爬坑,孩子感悟到“我行!”,收到了父親預期的效果。這不正是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嗎?不正是家長的“無為”創造了孩子的“有為”嗎?這不是比空洞的說教高超得多嗎?這是“無為”教育藝術的典型事例。教育者用心構思,去創設一種情境,引導一種經歷,讓學生和孩子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在實踐進行自我教育,得到感悟,完成精神的升華。 第三種,教育者沒有教育意識,但受教育者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 一位母親發燒躺在床上,對女兒輕聲地說:“真想吃口西瓜”。女兒卻只是想有一堆數學題還沒做,望著陰沉沉快要下雨的天,怕耽誤時間不理茬兒。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她表姐急沖沖地闖進來:“姨,姥姥又喘起來了,臉發白,昏過去兩次了。”只見她媽媽一愣,立即翻身下床,抄起大衣,拉起表姐就往外走,邊走邊囑咐表姐去換氧氣,竟沒理會女兒遞給她的雨傘。媽媽急匆匆地走了,女兒舉著雨傘站在雨里,好久好久。她的心怎么能平靜呢?媽媽重病在身,可她為了母親卻不顧自己。她想吃一口西瓜,我卻不敢接她的話茬兒……。這位中學生在《西瓜代表我的心》的作文中寫道:“那雨夜好長好長啊!也就是自那雨夜以後,我驚異地發現我長大了,變成了懂事的大姑娘。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我要去買一個大 西瓜給媽媽,西瓜代表著女兒一顆愛媽媽的心。” 母親的身教促使孩子開悟,這是成功的無言之教一例。母親並不是有意示範,女兒也並不認為母親的行動是用意在教育她。但母親的行動本身完成了一個教育過程,受教育者在對比中得到心靈的淨化。 第四種,教育者沒有教育意識,但被教育者有明顯的受教育意識,能主動接受教育。 一名中學生仰慕某語文教師已久,但未分到該老師班裡。一次該老師來班裡監考,喜出望外。因試卷印刷模糊,老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了一個“鶴”字。全班同學都停止了答卷,欣賞起優美的書法。這一個字,給學生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取精神。由於敬佩,在學校中學生模仿老師的宇,文如其師,字如其師的現象相當普遍。“一字之師”令學生終生受益,可見“無為”教育藝術的魅力  (二).“無為”教育藝術的特徵 從對四種教育模式的簡要分析中,我們注意到教育意識在“有”“無”之間的轉換。最有教育藝術的是,作為被教育主體的學生,在沒有意識到被教育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受到教育,這可謂“不教而教”。“不教而教”可稱為教育的最高境界。以之為主要特徵的“無為”教育藝術,反映了一種特定的教育過程。 在結晶中華民族智慧的成語中“不……而……”也反映了這種特有的事物發展規律。《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諸葛亮與周瑜在手上同時寫出“火”字,可謂“不謀而合”。諸葛亮在城樓撫琴觀景驚退司馬懿大軍,堪稱“不戰而勝”……。“不言而喻”、“不期而遇”、“不求而得”、“不翼而飛”、“不寒而慄”諸多成語概括了生活中的這一類經驗。 “無為”教育要研究教育者的教育藝術和技巧,研究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即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感悟過程及規律。所以,它具有以下特徵: 1.教育意圖的隱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集中概括了“無為”教育的首要特徵。 前文中所述一父親讓幼兒自己從坑裡爬出來的做法,具有教育意圖的隱蔽性。 《北京日報》曾以《不教而教的啟示》為題刊登了這樣一個教育故事: 一個女孩初學小提琴,琴聲如同鋸木頭,父母不願聽。孩子一氣之下跑到幽靜的樹林中學練。突然,她聽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讚許,老人說:“我的耳朵聾了,什麼也聽不見,只感覺你拉得不錯!”小女孩受到鼓勵,於是每天都到樹林裡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勵說:“謝謝,拉得真不錯!” 終於,家長驚異地發現了女兒優美的琴聲,忙問是什麼名師指點。這時,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而且她的耳朵從未聾過。 裝耳聾,引導孩子走向自信。她認真傾聽孩子的琴聲,對孩子不斷鼓勵,雖沒有具體施教琴藝,又沒任何說教,但卻給了孩子動力和智慧。女孩每天為殘疾孤寂的老人拉琴,從中悟到藝術的價值和魅力,琴德、琴藝都得到升華。這個傳奇故事蘊含著豐富的“無為”教育的哲理。 2.教育手段的間接性: 傳統教育常用直接的教育手段,如:講課、報告、參觀、訪問、表揚、批評、獎勵、懲罰、談話等等。與之對比,“無為”教育鮮明的特徵是少運用甚至不運用某些直接的具體手段,而是採用教育者的行為,在有意或無意中去觸動受教育者的心靈,促使其覺悟。這種間接手段,有時更有力量。 一位母親怕耽誤孩子的學習,風塵僕僕趕了幾十里路,把兒子落在家裡的書送到學校,然而這本書卻是孩子在家裡看的一本小說。母親的行動震撼了孩子的心,使他強烈感受到深沉的母愛。不識字的母親並沒有如常人一樣講刻苦學習的道理,卻收到了促使孩子猛醒,從此用功讀書的效果。此處無言勝有言。 3.教育者身教的示範性: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示範,崇高的師德是最具魅力的“無為”教育。“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通俗而又深刻地闡明了教師示範作用的重要性。 的確,教師無小節。選擇了這種職業,就應時時處處為人師表,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深遠。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教學,自然,教師的示範作用主要應該體現在教學上。教師示範,不僅要體現在學科的知識結構中,而且要體現出思維品質和哲學高度。應既是學科課,又是哲學課,既要傳播知識又要啟迪智慧。平常常說的功夫在課外就是這個道理。弦外之音最動聽,感受的是樂曲的美和心靈的美。 4.受教育者親身經歷的體驗性 應該說,沒有親身的體驗,就不會有覺悟。“無為”教育是學生作為主體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是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我行!” 北京有一位“十佳少年”,她從美國回來,是自己到學校辦的轉學手續,沒有父母陪同。這位國小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獲取知識如此,提高覺悟也必須有真切的體驗。學生必須通過行為體驗,方能感悟人生。所以,讓學生體驗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有效途徑,這是很有道理的。體驗成功,實施“我行教育”,大大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無為”教育藝術的方法 現代教育理論要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導”要促進“主體”的發展,其真諦應是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則應開發潛在的積極因素,引導其開悟。“無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這一過程是因勢利導,是教育者的“無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為。 “無為”教育藝術常用方法有如下幾種: 垂範: 教育者的示範,無言的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講的就是垂範的作用。青少年善於模仿,教育者的行為成為楷模,自然會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身教好,教育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半。 學校新教學樓的垃圾道堵了,總務處在道口旁貼了個封條——“禁止傾倒”。在此後的兩個月里,學生們掃除後都要穿過操場,將垃圾倒在老樓的垃圾道里。校長手術後上班了,他發現封條後便抄起鐵棍通垃圾道。一位看到的老師告訴他:“總務處已貼了告示”。校長說:“你家的下水道堵了,是不是也貼上封條不用了?”教師無言以對。“要把學校也當成自己的日子一樣過啊!”校長的這句話深深印在這位教師的心上。後來她也當了校長,時時處處記著要“以校為家”。 傾聽: 教育者虛心、認真聽取教育對象的傾訴,促使對方在宣洩中實現自我心理調節。當人產生心理衝突時,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訴說。教育者要善聽,即對教育對象的任何想法(當然不一定正確)要聽得進去,表示理解,在傾聽中因勢利導,讓教育對象自己得出正確結論。心理學家認為,認真的傾聽就完成了心理諮詢任務的一半。 記得一個當醫生的朋友曾經講過的故事:一個被診斷為絕症的病人,常常在拿藥的時候到他那兒坐坐。醫生由於職業的習慣,常和他聊聊,或者就那么靜靜地聽著。一次,那個病人說了很多很多他的過去、現在、幸福、心酸,他生病後的種種心境和牽掛。朋友聽了許久許久。病人說完了,如釋重負,輕鬆多了。後來,聽說那位病人去世前的情緒一直很平穩,配合治療也比過去積極多了,並且把被醫生判定為三個月的生命延長了近一年。朋友對我說,他很欣慰那天沒有對那位病人進行長篇大論的勸慰與建議,而只是靜靜地傾聽了訴說。他頗有心得地說:“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所起的作用,可我卻從這件事中知道了開方、看病醫治的只能是軀體,而傾聽卻能使一個人的精神得到寄託。” 激勵: 教育者通過語言或文字等多種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長地觸動教育對象的心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開發潛能。激勵源於尊重,源於信任。出乎意料的處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對象的心靈震撼。 一位國小校長對童年一次考試分數難忘的記憶: 由於中途轉學,功課落下了不少。一次數學考試後髮捲子,我提心弔膽地接過來一看,非常意外,老師沒有打分,只寫了兩個字:“哎呀!”。此刻,我領會了老師的心意,老師不相信我會這樣,老師在給我機會,老師在期待著我,老師在用這樣一個善意玩笑似的方式等待著我的努力。我決心把落下的功課補上。果然,又一次考試我得了滿分。許多年過去了,我又經歷了無數次考試,見到過成百上千張試卷,但只有那份沒有分數,寫著“哎呀!”的試卷,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珍藏。 體驗: 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教育對象在親身經歷中實現情感體驗,獲得真切的感悟,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沒有體驗,就沒有完成教育過程。體驗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有效途徑。在體驗中獲得了“我行!”自信意識的增強。 為戰勝膽怯,一位母親讓她五年級的女兒買10張《北京晚報》,再按原價賣出去。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張不開嘴。經過思想鬥爭,戰勝了虛榮,開始大聲吆喝,終於把報紙賣出去了。在鬧市區賣報,這是一種情境活動。孩子受到了磨鍊,體驗了成功,得到了單靠說教不可能有的思想收穫。 對比: 使教育對象在事件或情感對比中,找到差距,心靈受到震撼而猛醒、開悟。沒有比較就沒有認識,沒有比較就沒有教育。反差越大,給人的印象越深。在反差中,發現道德境界的高低,自然產生羞愧、自責,從而獲得認識的飛躍、精神的升華。 有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某武士一心想成為世上第一射手,他遍訪名師,刻苦訓練,終於達到了百發百中的境地,武士自喜。一日,在深山偶遇一高僧,高僧明其箭術,遙指空中的兩隻飛鷹,武士心領神會,一箭射落了其中的一隻,而高僧卻說:“取鷹何用弓箭,高手當‘不射而射’”。言罷,高僧抬手一指,虛點向空中的一隻飛鷹,只見那鷹好如受重創,徑直落至高僧的腳下。武士大為震驚,嘆道:“這才是射藝的最高境界啊!” 迂迴: 對教育對象的問題,不採取就事論事的直接說教,而是通過心理暗示啟發聯想等手段,使其認識事物的規律、領悟生活的真諦。為了前進而後退,為了走直道而走彎道,這往往是獲得成功的策略。 一位中學生是生物愛好者,蒐集了眾多的標本。他媽媽是教師。有一段時間,發現兒子做作業時情緒不高。她沒有直接詢問,而是對兒子說:“媽媽今天比較累,想去逛公園。你陪媽媽一起去好嗎?”逛公園時,面對各式各樣的植物,媽媽不斷發問,兒子滔滔不斷地解答,顯示了豐富的知識。 晚上媽媽發現,兒子做作業時情緒特別好。 空白: 摒棄包辦代替,給教育對象留有創造的空間和時間,調動其主動性。為了取得教育的實效,往往需要等待。“耐心是偉大的老師”。 楊振寧在西南聯大讀研究生時,他的導師是王竹溪先生。一天,王先生要他寫一篇論文《固體中有序與無序的問題》,並要他參看一本書。楊振寧看不懂這本書,便去向王先生請教。王先生一個字也不講,卻又要他看第二本書。楊振寧第二本也看不懂,又去向王先生請教。王先生還是不講,又推薦第三本書給他看,並要求他看完第三本書後,再回過頭來看第二本和第一本,並說出對第一本書的見解。楊振寧反覆讀了第三本書後,再讀第二本和第一本,果然寫出了優秀的論文。 寬容: 對教育對象錯誤、過失產生的原因,給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寬厚態度、寬鬆環境中自省。“出奇制勝”的兵法運用在教育領域是教育方法的極致。教育者的寬容使教育對象無地自容,這是真正的教育詩篇。 一位學生的個人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向教師說了一痛尖酸刻薄的話。這位教師沒做任何解釋,只是給她寫了一首小詩: 土地寬容了種子,擁有了收穫 大海寬容了江海,擁有了浩翰 天空寬容了雲霞,擁有了神彩 人生寬容了遺憾,擁有了未來 學生收到後,沉思良久,突然笑了。她覺得生活真美好,自己很幼稚。 三. “無為”教育藝術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