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1000字

服從是有效執行的第一步。服從,每個人都不陌生,從你一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就和這兩個字分不開了。小時要服從於父母,上學時要服從於老師,供職於某一單位,更是使我們每個人自覺和不自覺的與他相伴。你要服從你的上級,你的下級要服從你。服從就是無條件的,接到指令你就要在第一時間按指令去執行。其實,服從是一種社會秩序的建立,是一種倫理道德的展現。所以要建構一個有倫理、有秩序的社會,人人都應該養成服從的習慣。那么,一個團隊、一個單位何嘗不是如此吶!服從依對象不同,可分為三種層次:小人因畏懼而服從;好人因愛護而服從;智人因真理而服從。對於第一種服從,我們不敢恭維。一個人如果懂得服從真理,信仰真理,這個人必定心胸坦蕩,必然大有可為,這就是有智慧型的人。這是我們應該追求更高層次的服從。服從並不是唯唯諾諾,沒有見地,像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地。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一旦組織決定了,就要堅決服從,沒有任何藉口的去執行,雖然這個決定可能會違背個人的本意。我對服從有這樣的認識,服從是使你走向成功的階梯,人生每一步何嘗不是在遵循父母、師長的教誨下成長起來的,所謂的創造性、主觀能動性等無不是在服從的基礎上而成立,否則,人的惰性就會極大地影響你的潛能,創造性的發揮出來。

我們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工作做好,在相應的時間裡,實現最大的效益,任何的藉口和拖延都將成為工作的敵人。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紀律決定企業成長。《沒有任何藉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似乎只能適合在軍隊等特殊團隊實行,但他卻可以激發出一個人最大限度的潛能。將它放到自己的工作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在工作中,不要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尋找藉口上。正如書中所說:“沒有任何藉口的生活會使你遠離那些阻礙你前進的消極思想”。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超越、我們的熱情都建立在立即工作和立即行動上,只有行動才會讓這一切變成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任何藉口”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是成為優秀員工的切入點,當然我們也要給員工創造成長的機會。

四、直面與自信——成就事業的“動力源”

人總是渴望取得成功,雖然成功的概念因人而異,但追求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有的人直面挑戰,在總結教訓中奮力前行,最終達到了成功的巔峰。更多的人在反思時,習慣於把失敗的根源歸結於客觀因素,對自己算是一種安慰,對外界算是一個“交代”,讓藉口消磨了責任心和事業感,最後一事無成。誠然,許多挫折是客觀條件制約的結果,不以外因搪塞也因此顯得更加難能可貴。在書中作者揭示了成功的定義:“要經常笑、儘量多地笑,從而贏得大家尊重、喜愛和賞識。要看到別人身上的亮點,不管你通過何種方式,都要使世界變得更美好”。成功是一個目標。作為一名員工,只有通過追求本職工作的跨越,才能體現個人的存在價值,獲得極大的自我成就感。

當今社會的競爭如此的激烈、殘酷,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一個位子而苦苦打拚。在這個打拚的過程中,有的人上升,有的人卻下降,直至最後潦倒。當每個人都懷揣希望站在事業的起跑線上時,我相信,我們的憧憬都是一樣的,我們對未來的期許也是一樣的。但是,為什麼在跑步的過程中,我們的結局卻不一樣呢?由於費拉爾凱普譜寫的《沒有任何藉口》對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成功和失敗看起來似乎天壤之別,但促成它們形成的原因,也許就是一些小小的細節,小小的習慣,比如:常常為自己沒有完成的事情而尋找藉口。“要成功,就不要給自己尋找任何藉口”這是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啟迪。

生活中,我們都盼望取得成功,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在困難重重時,在焦躁不安時,在失意彷徨時,在消極等待時,讓我們仔細地讀一讀《沒有任何藉口》這本書,更多地審視一下自己,確定目標,拒絕任何藉口,完美的成功將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