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有座城讀後感

槐子執著地去找那座城了,並說:“如果找不到那座城,我也就不回來了。”其實每個大人都知道,那座城是沒有的,就像海市蜃樓一樣,絕美的東西只能存在於人們的幻覺中,人們純潔的精神世界裡。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不禁在想:我們,社會中的每個人,不都是在尋找那座“城”嗎?只不過孩子們更執著罷了。當孩子們長成大人,當他們的思想里滲雜了社會的顏色,他們就變得不再執著,但是,這座“城”是一代一代人追求的目標。沒錯!這就是和諧美好、善良誠信、懂得感恩的理想的人類社會。可是,我們現在的現實生活還不盡如意,還有瑕疵,還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境界。

這篇文章里深刻的寓意給這篇文章增加了耐人尋味的色彩,裡面出色的對比更使文章所展現的內容貼近生活——水下城的美麗與現實生活中的醜陋;兩個小孩的天真交往與兩個大人的社會交往;槐子父親的純樸善良與秀鵲父親的重利薄義——處處令人動容,使人深思,情到深處,潛然淚下。——————————

一個傳說,讓兩個孩子深信不疑,讓他們堅信水底下有一座城市。水下真的有那么一座金碧輝煌的水城嗎?沒有人能夠回答。

秀鵲和槐子是在一次水災中認識的,那時,秀鵲和爸爸遇到了危險,二槐子的爸爸救了他們。他們四人一起在船上生活了很長的時間,之間也建立了真摯、慷慨、無私的友誼。那之後,一場變故卻使兩對父子一對變成了有錢人,另一對成了窮人。

人們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槐子一家欠了秀鵲父親一千元,秀鵲被父親派去討債,文章中秀鵲的行為讓我感動,因為她從未開口要過錢,她深深知道,家裡並不缺這一千元,她也知道,一千元與槐子一家人對自己家的救命之恩是無法相比的。所以,她從心底厭惡父親的做法。秀鵲的父親為了錢,忘記了曾經的友誼和槐子家對自己的大恩。

讀了這篇文章,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秀鵲,她讓我看到了一個真正懂得感恩的女孩,我要向她一樣,做個知恩圖報的人。

水下也許真的有一座城市,但沒人能找到她,而秀鵲和槐子總有一天會明白,那座城市永遠在他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