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好老師讀後感

如何做一名聰明的老師,是每位教師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曾經有一位老教師說過,做一位聰明老師就是讓學生既愛你又怕你,此言簡潔明了,一語重地。“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這是我讀後感觸最深的一點!《做一個聰明的老師》一書給我們這些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

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緻,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經常為孩子的問題二煩惱,為孩子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孩子的生命存在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的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他們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孩子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應該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展,教會孩子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

剛工作那段時間,我的情緒經常會因為孩子的行為而變換,努力在他們面前克制,卻把情緒發泄在自己的生活中,這樣一來,往往就產生了一些消極結果。越將煩惱放在心中,越是得不到順利的發展,後來我調節自己的情緒,索性丟掉一身負擔,不去想那么多,踏踏實實上好每一節課,人人真正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自己高興,孩子們也快樂。因為情緒真的會感染。聰明的老師是言傳身教中將孩子的行為潛移默化,輕鬆教學,才能事半功倍。

作為老師,我們真正要學的是實用教育學和實用心理學。我們還得讀更多的書,把從書中讀到的、感悟到的方法和理念直接用以指導我們的教育實踐,在處理突發事件時激發靈感,迸射出智慧的光環。童年拉開了我們人生的序幕,在那天真爛漫的季節里,孩子填寫著那份美麗的色彩,他們在快樂中成長著。讓我們放下架子,尊重、寬容、理解學生,笑口常開,還學生童真,相信學生必將因我們的改變而變得更可愛、更快樂。

——————————

教師是育人的工作,世界上沒有什麼工作比這更繁瑣、更複雜了。對於教師來說,其面對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如何把一個班級塑造成一個團結向上的優良集體,如何把每個學生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關鍵在於老師。我是懷著非常認真的心情看完《怎樣當一名最好的老師》這本書的,讀完之後,我覺得應該對學生要“以愛育人、嚴慈相濟、正確引導”。下面是我在過去從事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點心得,說些體會。

在過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案例:班上有個女孩子,外表看來,大大咧咧,性格極其開朗,很喜歡與男同學打成一片,但突然之間,孩子整個狀態好像全變了,上課要么心不再焉,要么乾脆趴在桌上睡覺,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完成,更為嚴重的是交上一群不良少年,這群朋友中,有的曠課,有的偷東西,放學經常不按時回家,剛開始,我只是把這一現象告訴家長,家長也採取措施放學接送,這一方法不但沒有挽回孩子的行為習慣,相反,情況更加嚴重。這引起我的高度重視,我開始找了一節活動課時間,與她進行面對面的長時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發現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問題,該生對父母有較大的排斥,長時間以來不斷的積累,這學期終於爆發了,她甚至表態是故意要做給父母看的,在我看來,孩子已經出現嚴重的心裡障礙,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化解的,我給自己定了個分期工作計畫,第一階段,樹立她的正確的人生觀,我先讓她說說她交往了哪些人,讓她說出這些人的優點和缺點,及時的引導她正確的是非觀念,我們長談了一個多小時,孩子的心情看起來不錯,結果那天晚上,她的媽媽打電話給我,說孩子很久沒有這么開心了,還告訴家長以後她有什麼想法都會告訴老師,家長要了解的話,直接找老師;第二階段,我開始試著讓她理解父母,一方面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我做家長的思想工作,雙方各讓一步,和睦共處;過幾天,該生告訴我與她與父母交談了一個晚上,覺得父母不再是那樣讓人難以理解;第三階段,我發起了友情攻勢,平時有注意到她與語文科代表比較談得來,所以做起了語文科代表的思想工作,希望她也能幫上一把,在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的感染下,該生有了些起色,上課比較認真聽課,作業欠交的次數也少了,儘管外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變化,但在我看來,已經有了很大進步,我把這一表現當即反饋給家長,並希望家長藉此鼓勵孩子,家長聽了也很高興,同時也注意到孩子近期的電話也少了,晚上也比較能夠複習功課,看到這樣的情景,有哪一個老師不為她感到欣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