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315主題

其次,做好消費維權工作,加大居民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有助於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黨和國家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成長的多項措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指出,必須堅持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協調發展,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要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

其三,做好消費維權工作,保障居民消費增長,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點。XX年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了3315美元。國內外普遍認為,人均gdp3000美元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節點,有可能帶來消費的活躍。超過3000美元之後,居民消費類型將發生較大變化,呈現出消費升級特徵。就我國目前的情況看,提高生活質量和滿足精神需求的消費品不斷升溫,家政、培訓、餐飲、健身、電信、旅遊、保險等服務性消費需求旺盛。規範和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業,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各種消費需求,還可以增進就業、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適應民眾生活多樣化、個性化的需要,引導消費結構升級。這就要求我們更多地關注服務行業、服務領域,採取各種措施,擴大服務性消費,使之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三是強化消費維權理念,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市場經濟是消費者主權的經濟。只有尊重和保護消費者,才能充分釋放消費需求,拉動經濟持續增長。伴隨消費水平的升級,當前的消費糾紛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消費糾紛數量大、種類多。從全國的總體情況看,目前每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仍然保持在70萬件左右,涉及人民民眾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二是群體性投訴增多。在食品、商品房、汽車、公共服務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群體性糾紛案件較多,影響也較大。三是新型消費糾紛不斷出現。隨著消費領域的不斷拓寬,消費方式的日新月異,新的消費問題和消費糾紛不斷湧現。如網路購物、電視購物、分時度假等。消費糾紛涉及廣大消費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其妥善處理事關國家穩定、社會和諧。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樹立消費者權益至上的理念,切實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打擊和制止各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才能營造和諧的消費環境,維護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

三、“消費與服務”年主題的目標

中消協開展“消費與服務”年主題活動的基本目標是:通過對年主題的廣泛宣傳,促使全社會共同關注擴大消費與服務廣大消費者、服務經濟發展和服務社會和諧的關係,努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改善消費者的消費預期;切實加強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倡導科學、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實現“消費與服務”年主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經營者應當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切實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為消費者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主動研究市場動態,積極研發低碳、環保產品,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加強對服務領域的關注和投入,適應農民、殘疾人、兒童、老年人等消費弱勢群體的需要,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服務;特別是在家電、汽車、機車下鄉,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等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切實保證消費安全和服務跟進,真正造福廣大消費者,使城鄉孕育的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