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智慧叫反省》讀後感

“吾一日三省其身”是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至理名言佳句,尋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人,均能做到經常自我醒悟、自我剖析。在讀完童世軍的《有一種智慧叫反省》一書後,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領悟到了經常自省對我今後人生髮展過程中的重要;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告訴我一個永恆的人生哲學——捨得的哲學。

捨得一詞來源於佛教,佛教教義《了凡四訓》中有這樣一句關於捨得的解釋,即“‘捨得’者,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捨得’。”佛學認為舍既是得,得既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世間萬物均在捨得中成就自身。在道家文化中通過“無為”和“無不為”對捨得進行詮釋,在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七章中有著這樣一句話“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說的是道經常是告誡大家不做違反自然規律、有損道德規範、違反社會法則、有害眾生的事情,這樣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這裡的“無為”是指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事態發展,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而不是消極等待不作為,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就是一種“舍”。另外“無不為”是指如果無為將能得到的結果,可以看作是一種“得”。在儒家的思想里也有著捨得的哲學,“舍惡以得仁,舍欲以得聖”。通過佛學、道家以及儒家對捨得這一詞的理解可知,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為人的藝術。但現代的人們都沒有從根本上了解捨得的本質,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充實著太多的欲望,不斷追逐著金錢、名利和感情,雖然這是人的本性,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對,這樣做可以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動力,但是我們可曾想到欲望猶如脫韁的野馬、難以馴服的猛獸,對於那些自制力不強的人來說,常常難以把握這種洶湧的欲望。相比通過不擇手段得到的一些物質上或感情上的東西,有些人可能失去得更多;相比那些通過有選擇或者有意識放棄的一些物質上或感情上的東西,有些人可能得到得更多。

“舍”與“得”就如同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既是相互對立又是相互統一的,既是相生相剋又是相輔相成的,其中的奧妙囊獲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舍”與“得”的關係處理得好,那么萬事萬物將達到和諧統一,才能把握好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

要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要懂得“要想獲得,必先給予”。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事永遠不變的人生信條。生活中只有慷慨的付出,才能得到真誠的回報,如果不懂得給予只想索取,那么只能是自己的渴求永遠得不到滿足。“趙氏孤兒”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都必須要先給予或者捨棄一些小的利益。

要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要知道“學會選擇,懂得放棄”。“舍”與“得”有的時候是相互對立的,為了要達到目的必須要捨棄一些利益。在那些必須要捨棄的時候,就必須要學會選擇,田忌賽馬的故事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在任何時候敵我之間都是各有所長的,況且戰爭這種事情本來就很難有十足的全勝把握。決定勝負的關鍵就在於如何處理好雙方優勢和劣勢之間的關係,通過巧妙地進行選擇,從而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要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要做到“端正心態,當機立斷”。(讀後感 )在處理舍與得的過程中,如何“舍”、怎樣“舍”、什麼時候“舍”尤為重要,在戰戰兢兢、猶豫不決中往往失去了“舍”的最好時機。伊士曼柯達公司的成功和沒落並不是一種偶然,其實正是由於1XX年前伊士曼果斷捨棄玻璃乾板技術轉向膠片技術,才成就了其膠片攝影行業的老大,同時也正是由於它在面對捨棄傳統的膠片技術,向數位技術的轉變過程中,其猶豫不決的態度失去了取捨最好的時機,最終導致其自身的衰亡。因此,端正好心態,果斷地做出取捨才能做到“舍”之有道,“得”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