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裡的小旅行》——阿蘭·德波頓讀後感

難道不是嗎?乘上飛機後,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和在家看電視相比,登機之前的這段時間可說是災難的前奏曲。是否願意在購物袋環繞下面對永生的世界呢?這樣說不免悲觀,但往往人這么開始想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摘錄:

從一開始寫作,我就缺乏一個明確的定位。在明確知道我想成為哪一類作家之前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成為哪一類作家。

所謂隨筆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類生存的各種重大主題,又能以如話家常的親切方式對這些主題進行討論的作家。

抱定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處的環境的目的去寫書。

戀愛和閱讀之間或許真的有某種重要的關聯,兩者提供的樂趣差堪比擬,我們感到的某種關聯感或許就是基於這個根源。有些書跟我們交流的方式與我們的愛人同等熱烈,而且更加誠實可靠。

馬塞爾·普魯斯特曾說:“事實上,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作者將其提供給讀者,以便於他發現如果沒有這本書的幫助他就發現不了東西。”不過,書的價值還不止於描繪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習見的哪些情感和人物,好書對我們各種感情的描繪遠勝過我們自己的體會,它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

我讀書時總抱著非常個人的理由:為了幫我更好地生活而讀書。

不過,我自己也不是完全沒有羞於見人的秘密,所以並沒有資格批判別人。

他並不期待對方循規蹈矩,他知道自己喜愛的這頭狒狒一定會砸毀他的陶器,而且還對這樣的結果樂在其中,因為這樣的寬容恰恰證明了他的權勢。

在他們的表情和話語中,完全想像不到其中一人才剛從地球的另一端飛越了1.1萬公里的距離來到這裡。……大概也還是只會和船上人員這么淡淡地打聲招呼。

望著這些螢幕,我們可以想像自己在一時的衝動下走到售票櫃檯前,然後不到幾個小時,即可出發前往某個遙遠的國家。

管理就是通過利誘而不是威逼的方式,導引員工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

從而把快速有效的服務提升到貼心的境界。工作能力雖然能夠通過訓與教導而灌輸給員工,人性的態度卻無法藉由硬性要求而產生。

父母其實是全球資本注意真正的人力資源部門,卻從來沒有人肯定父母在這方面的功勞。(他們培養孩子,生命最早的老師)

人類之所以憤怒,原因是我們過於樂觀,所以才會無法接受人生中必然的各種挫折。

要真正了解其它國家,最好的方法就是到那裡工作。

靈感就像膽小的動物。有時候我們必須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也許轉頭望向繁忙的街道或者航站樓——靈感才會從地洞裡竄出來。

一般人會想要擦鞋,通常是因為想和過去劃清界限,或是希望外在的改變能夠激發內心的變化。

優秀的作家都會突顯出經驗中值得注意的方面。若不是經由他們的文筆論述,這些細節恐怕不免淹沒在充斥於我們四周的感官信息里。通過作家的描寫,我們才懂得注意與品嘗身旁的這些經驗。

專業人士面對比較熱衷藝術的人,總是採取這種態度。在他面前,我覺得自己就像是站在父親面前的小孩,不確定父親對自己是否疼愛。

我看著他那雙平穩而厚實的手,心裡想著他距離童年已有多么遙遠。

這些監管人員就像放不下孩子的父母,只有看到每一架飛機安全降落之後才會感到安心。

一站在行李輸送帶前面,就不禁又想起了人生中的物質方面與各種壓力負擔。行李提取大廳與飛機代表了某些基本的二元性——物質與心靈、沉重與輕盈、肉體與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