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自由路》讀後感

《聖經·雅歌》中唱道:“我雖然黑,卻是秀美……不要因日頭把我曬黑了,就輕看我。”這是“好逑”的所羅門唱給自己心儀女子的情歌。從美學上看,黑的極致是一種渾厚濃重的亮色。黑色是非洲的顏色,沉鬱、剛勁、肥沃。黑色又是勞動的顏色,樸實、勤勞、勇敢。所以,在現代文明的薰染與催化下,閱讀黑色就是一個追求極致、發現本色、尋找真諦的思想旅程,一如本書的題目,這也是一條“漫漫自由路”。

長期以來,或者確切地說是在新的南非誕生以前,在我的意識中,南非乃至整個非洲大陸乃是一片不毛之地,荒漠、叢林、長矛、毒箭、駝鳥、大象、半裸的婦女、飢餓的兒童,充斥著殺戮、戰亂、死亡與血腥……

但是,隨著一個史詩般人物的出現及其隨之創造的奇蹟,這幅完整的畫面完全虛化了,繼而凝聚為一幅質地厚重、色彩鮮明的油畫。

這個人就是納爾遜·曼德拉。

在20世紀,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終結和新南非的誕生無疑是現代國際社會最富傳奇色彩的政治事件之一,標誌著以國家制度的形式實施種族統治的根除。廣大的中文讀者對於曼德拉近乎傳奇的經歷也並不陌生,但是,作為一個凡人特別是一個黑人,曼德拉的童年生活、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卻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熟悉。傳奇經歷和政治輝煌的背後,是一個平凡的、孤獨的、疲憊的行者,一個頑皮的孩童、追夢的少年、激昂的學生、憂慮的家長和繁忙的領袖。書中的曼德拉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的凡人。

從一個黑人孩子成長為一個自由戰士,曼德拉經歷了一個普通人的所有感情和思想變化。他是平凡的,但正是這種平凡鑄造了一種真正的偉大。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就是機遇面前的普通人。對於曼德拉來說,只有到了大城市特別是進了大學之後,競爭的舞台才鍛鍊了他那種不服輸的性格,知識的積累才使他看得更遠、想得更深,正義的力量才把他推到了鬥爭的第一線。對於全世界來說,曼德拉的真正奇特之處在於,他是在監獄的烈火中熔煉出來的真金,新南非的誕生可以說是一部由一系列悲劇情節演化出來的喜劇。曼德拉又是一位和平主義者,一位堅持和談、推進和解的非暴力主義者,一位熱愛人民、熱愛土地的自然主義者。西方把新南非稱為“和平的新生”,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改變一個國家的制度,的確是現代史上的一個奇蹟。

曼德拉是奇特的,而這本書就更為奇特——它是在監獄裡寫成的,並且因此而演繹出更為不凡的書寫與保護的故事。

一般說來,除非是背叛自己信仰的“自白書”,“政治犯”所寫的傳記在他被剝奪自由時很少有發表的機會。這一方面是因為傳記本身是一種表白,更是一種揭露,同時也因為其內容多數都代表著反對黨的“攻擊性”言論,本身就是獄中又一種“文字獄”的口實。也正因為這一點,“秘密”自然成為這種傳記的特徵。曼德拉的自傳當然也是在秘密之中進行的,但寫作的環境還是較為正常的。對於曼德拉來說,這是一項組織交給的任務,意在為非洲人國民大會乃至整個南非樹立一個自由戰士的形象,以鼓舞民主和自由運動的士氣。就個人而言,曼德拉卻是想總結一下自己走過的道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裡、從一個特定的角度, 對自己的進步脈絡和政治主張作一番全面的審視和闡述。自傳寫得很順利,並且在組織內部作了反覆的校訂,但是,這份“重要檔案”如何發表,卻經歷了意想不到的艱難。書中用大量的文字記述了這自傳手稿的奇特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