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主要內容

魯濱遜憑藉自己頑強不息的勞動與大自然作鬥爭,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絕望情緒後,立即投入了自力更生、征服大自然的鬥爭。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觸礁船上槍枝器械和簡單工具,獵取食物,種植穀物,馴養山羊,修築柵欄,挖鑿山洞,建造房屋,還製作陶器,加工麵粉,烘烤麵包,晾曬葡萄乾等,讓自己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軌。經過幾年的努力,魯濱遜不僅有了兩處住所和家具,還擁有了牧場、種植園,並建立了包括諸多寵物的大家庭。當然,在艱苦的條件下,每做一件事他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很長的時間,但他從不氣餒,不斷嘗試,直至成功。

作者藉此也歌頌了資產階級在資本原始積累的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

魯濱遜做任何事都是獨自一人。為了保持與外界所謂的聯繫,他只能依靠在十字架上刻痕記錄時間。所幸的是,在島上生活的後期,魯濱遜從食人族手中救下一個土著人,因當天正好是星期五,於是給他取名為“星期五”。從那以後,“星期五”就成忠實的僕人和朋友。後來,一艘英國航船駛經荒島,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得以乘這艘船離開荒島,返回英國。回到文明社會之後,魯濱遜依靠巴西種植園的收入成為富翁,並娶妻生子,過起了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