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岩》讀後感1500字

懷著—股澎湃的激情讀完了全書,輕輕合上,望著“紅岩”四個字,似乎是由火熱的血所凝成的,襯著封面上紅色皮子,顯得更加地艷,更加紅了。在那上面,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斗敵,捨己為人。為著自己的理想,更為著祖國的偉大事業——共產主義事業,光明與黑暗的生死搏鬥。

在紅岩里,我最欽佩許雲峰。紅岩開頭不久,許雲峰的鋼鐵形象就已經在我心中樹立起來。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么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逕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籤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在渣滓洞,英烈們承受了生理的極限,忍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任何的酷刑都沒有摧垮他們的意志,任何的誘惑都沒有讓他們背叛自己的信仰,他們的堅強不屈令我肅然起敬。

漢朝文學家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集體而死,必是重於泰山,小高波正是為著這座泰山而永生。生與死,千百年來有人歌頌有人笑,更有人長嘆一聲:“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實生與死只是一線之差,便是有氣與無氣。有人死得氣壯山河,那種人,以著另外一種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罵,萬人踐踏,那種人,為求一絲生機拚命乞憐,卻終為土灰。不必太看重生死,該來的時候會來,該去的時候會去,無愧於自己的生命,更無愧於自己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執著於一個想法或一個將來的結果。關天培身上的刀疤,黃繼光胸膛的槍洞,都一次次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紅岩精神就象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理想和信念奮鬥不息。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仆後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衛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

讀《紅岩》經常會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信仰”。文中的人物,如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鬥,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張口閉口不離共產主義的信仰,可謂已經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為—體了,風裡來,雪裡去,是記憶拼搏下的一點一滴。“信仰”這個詞,更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意境已將不可計數的心融為一體,有著強烈的集體思維的人,頭可斷,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遠把集體利益擺在第—位,這似乎是—個很奇怪的特性。

我要衷心地感謝《紅岩》,不僅因為它為我樹立了榜樣,更由於它使我深入地體味到什麼是光輝的歷程,什麼是血染的風采,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什麼是珍貴的青春,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與認識!

作為一名合格的當代青年,認真學習,踏實工作,積極努力地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共黨員,為現代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在祖國母親90華誕到來之際,讓我們緬懷先烈,記住那些為我們和平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英雄們,他們是民族之魂,是我們祖國的太陽,我們心中永遠的驕傲。真誠地說一聲“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