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巴金《隨想錄》有感

我開始了解巴老,源於他的《鳥的天堂》。那時的我,上國小四年級。望著語文教科書上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插圖,便幻想著自己是一隻會飛的小鳥,我的家,就在遠方小島的那棵大樹上。那時對巴老的印象,現在想來,更多的是快樂無憂,享受著大自然的美景,豈不樂哉?

然而,當我讀了《隨想錄》,我的心裡多了幾份沉重。我是讀巴老的文章長大的,知道《隨想錄》是他的暮年之作。在這裡,積蓄了他一生的感悟,我也在字裡行間中感悟著,使自己的心漸漸成熟。以下是我讀完《隨想錄》第一集的所感所想。

《隨想錄》總結了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挖掘了知識分子的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革博物館。寫得沉重、真誠、深刻,被文學界譽為“一部說真話的大書”。巴金因此被譽為“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

我認為,巴金之所以被譽為“當代知識分子的良心”,一方面源於他對讀者的負責,另一方面是對他自身而言。

經過十年浩劫,他開始在寫作中不斷探索,在探索中逐漸認識自己,開始對自己進行解剖,進行反省。他發覺自己在建國以來,沒有了自己的理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順,他曾無實在根據地批判過人,而在心靈上倍受煎熬。所有的一切,他把所有的一切看做體內的膿血,勢必除之而後快,以免毒害全身,病入膏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在呼喚著自己的良心,事實證明,他做到了:他視筆如刀,一下一下割自己的心,他感到了劇痛,但他沒有放棄,於是每片每頁滿是血跡,但更多的卻是十年創傷的膿血。

我不禁驚嘆,一位文字老人,在服用是非顛倒的一劑毒藥之後,是怎樣的掙扎過來的?面對自己的虛偽,他沒有選擇繼續,而是選擇了自己的良心,真誠地懺悔著,仿佛在將自己的靈魂示眾,耐心地聽取世人的指點。因此,對他自身而言,他是對得起良心的。

至於我說:“一方面源於他對讀者的負責。”是我在讀《隨想錄》時自始至終最強烈的感受。

在我的印象中,我所讀的前30篇沒有一篇是不提“讀者”二字的。這也使我有理由相信,我是理解巴老的。這並不是說我狂妄自大,而是在說明,巴老把一切獻給了讀者,難到我會選擇不理不睬?! 

巴金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表示對讀者的歉意。《隨想錄》後記中有這樣幾句話,“我覺得我在接近死亡,我願意向讀者們講真話。”“雖然收在這裡面的是‘隨想’,它們卻都是自己‘想過’之後寫出來的,我願意為它們負責。”多么可愛的世紀老人,他在為自己的過去還債,多么慈祥的世紀老人,他在病魔的折磨下,用顫抖的筆尖書寫了什麼是真正的“良心”,又是多么令人心疼的世紀老人啊!

無論是對讀者負責,還是對自己負責,巴老無疑是我們的榜樣。但現實生活中,情況卻不容樂觀。現在不少所謂的“作家”,將文字作為名利的符號,用發行量、銷售量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可憐的人們都去爭相搶購。浮燥的人們,浮燥的行為,浮躁的社會。

這些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但在現實中,對文學名著的冷落,對言情八卦書的痴迷仿佛一場文學瘟疫席捲文化市場,什麼“快餐文化”,什麼“速凍時代”,不得不讓我們寒心。

還記得《隨想錄》連載不到十幾篇,便遭香港大學生的強烈抗議。原因是他們反對巴老要讓人們牢記“文革”,他們要讓人們忘記在我們國土上發生的那些事情。然而,巴老選擇繼續,因為他不想讓人否認它們的存在,不想讓人們把這史無前例的“浩劫”看做遙遠的夢,希望國人有法國人正視過去的坦然(我想他在參觀伊夫堡時曾想過吧。)為何他的願望如此強烈?我想這來自於苦難的經歷,“只有經歷了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之後,只有在被剝奪了人權在牛棚里住了十年之後,我才想起自己是一個人,我才明白自己應當像人一樣,用自己的腦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