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國富論》有感1500字

老子曾經說,“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無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統治者)應是一個無為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好政府是很少發號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

今天說的並不是老子,而是有經濟學之父譽稱的亞當﹒斯密,他在經濟學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說法,至少3XX年內,人們都將在市場經濟中生活,不會有人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推翻牛頓力學那樣推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不僅是一位經濟理論學家,他也為這種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與準確的數字,確實做到了“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的治學態度,而這種治學態度正是大多數中國經濟學家所缺少的態度。所以,熊彼得說亞當﹒斯密注重實際,將各種不同的數字與因素一併考慮,對以後作為抽象的理論奠立了基礎。

《國富論》研究的對象是人與人交換時的經濟行為,認為經濟行為的出發點是利己心,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是人性的自然現象。茅于軾先生曾舉《鏡花園》里君子國里的故事加以說明人的利己行為,小說第十一回里描寫了君子國里一名隸卒買物的情況:隸卒﹒﹒﹒手中拿著貨物道:“老兄如此高貨,卻討恁般低價,教小弟買去,如何能安!務求將價加增,方好遵教。若再過謙,那是有意不肯賞光交易了。”賣貨人答道:“既承照顧,敢不仰體!但適才妄討大價,己覺厚顏,不意老兄反說貨高價賤,豈不更教小弟慚愧?況貨並非‘言無二價’,其中頗有虛頭。俗雲‘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今老兄不但不減,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請到別家交易,小弟實難遵命。”只聽隸卒又說道:“老兄以高貨討賤價,反說小弟克己,豈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總要彼此無欺,方為公道。試問哪個腹中無盤算,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談了許久,賣貨人執意不增。隸卒賭氣,照數討價,拿了一半貨物。剛要舉步,賣貨人哪裡肯依,只說“價多貨少”攔住不放。路旁路過兩老翁,作好作歹,從公評定,令隸卒照價拿了八折貨物,這才交易而去。

茅于軾先生講完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兩點思考。第一,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因此,我們常常地錯誤認為,如果關心別人的利益勝過自己的利益,爭論就不會發生。而君子國里發生的事情,恰恰說明了把關心別人利益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同樣會有爭論。我們同樣得不到一個和諧的社會。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現實的商業交換中,買方和賣方通過討價還價,最終會達成協定。而在君子國這個人人為他的社會裡,討價還價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說不得不藉助兩個過路老翁來調解矛盾。這裡包含著一個極為重要的道理:以自利為目的談判雙方同意的均衡點,而以利他為目的的談判則不存在能使雙方同意的均衡點。所以利己是可以達到一個和諧的社會,而利他則是一個糾紛不斷的社會。從動態的變化來看,它最終必定轉變為“小人國”。因為君子國是最適合於專門利己﹑毫不顧人的“小人”們生長繁殖的環境。當君子們吵得不可開交時,“小人”跑來用使君子吃虧自己得利的辦法解決了矛盾。長此以往,君子國將消失,被“小人”國替代。從這一點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實在是人類社會的大幸。

第二,只要是交換都是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體面,如果沒有這點動機我們為何要交換?我們有過交換經驗的人都知道,交換的雙方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產生了交換,而君子國有了市場,而通過市場的交換卻是“利他”行為,這種動機顯然是矛盾的。

借用茅于軾先生有趣的例子,我們明白了亞當﹒斯密的理論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的基礎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雙方才能有均衡點,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同學們,讀了以上讀後感是不是深有啟發呢?別忘了記錄下來自己感受喔

《國富論》讀後感1500字
1000字精選高中生讀後感:讀《國富論》有感
國富論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