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讀後感(共5篇)

《傲慢與偏見》偶然間在大學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由於書的主人極力推薦,我滿腹狐疑,才決定看完之後再對此書下一個自己的定論。在這種想法推動下,我花了一些睡覺時間將它看完,於是對它的看法大為改觀。不過,我這裡所謂的改觀,並非指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原先的看法。我所謂的改觀,是指現在才發現它並非毫無優點。

先說說我發現的優點吧。從風格上看,它有與眾不同之處,這是毫無疑問的,《傲慢與偏見》明顯地充滿了女性思想色彩,包括世界觀及生活方式。這一點在寫作內容上得到最好體現:假如是男作家,寫出的作品大多具有驚險色彩,而本書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段也不過是威克姆與伊莉莎白之妹私奔,作者能想到的最惡劣的行徑,也只是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簡單欺騙;貫穿全文的一件事就是母親如何嫁女兒。這一系列的事實,都表現了這本書的女性化,而這類書在那個時代當然極少,所以我認為這是本書極大的成功之處。

一部好的小說應當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就這一點而言,此書也表現得相當成功。讀了這本書,頭腦中不難形成當時歐洲女性社會的狀況——所有女子都以嫁出去作為一種榮譽,而不管嫁給誰,婚娶成了婦女唯一的人生目標,真正的感情既少見,又難以被理解,作者深刻揭露與批判的正是這些。

四年級暑假讀後感作文:讀傲慢與偏見有感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四年級暑假讀後感作文:讀傲慢與偏見有感

最近讀了《傲慢與偏見》,頗有感受。本書作者是簡·奧斯丁,她是英國小說家,她沒有上過正規學校但在父母的指導下,在她20歲左右開始了寫作。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充斥英國文壇的只是“傷感小說”和“哥特小說”,而奧斯丁的小說卻破舊立新,一反常規地展現了英國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

《傲慢與偏見》就以喜劇為結局,講述了四段婚姻:簡與賓利先生的一見鍾情,讓雙方步入愛河;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之間存在了許多誤會,後來誤會化作了理解,加德納夫婦把伊莉莎白帶到了德比郡,二人結為伉儷;而輕浮放蕩、愛慕虛榮的莉迪亞和滿是虛偽的威克姆草率衝動的在一起,讓街坊鄰居說盡了閒言碎語;柯林斯與夏洛特僅僅追求物質生活,讓貝內特太太頭痛不已……

四段婚姻,形成了兩種鮮明的對比,前者追求真愛而後者追求物質生活。當然,《傲慢與偏見》中不僅僅批判了後者的愚昧無知,還有上流社會中的太太們思想上的封建:認為只有上等人才配得上自己的兒女、親人。總是傲睨自若的對待那些無權無勢的人,這使得普通百姓總是片面的看待他們,可能他們很善良。但在人們的交往中,普通百姓仍持有對他們的偏見——他們很傲慢!

其實我認為那些無權無勢的人的偏見是不錯的,倘若那些上層人士放下架子、和善待人,那么不僅僅是簡,賓利先生和伊莉莎白,達西先生的婚姻那么順利,整個社會都會變得和諧!

關於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600字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凡是有財產的單身漢,必定需要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以這樣一句話作為本書的開頭,讓人不由想到這會是一部清喜劇,來講一個皆大歡喜的愛情故事。可是如若只為了消遣而讀,那么這部《傲慢與偏見》就不會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往往,偉大出自於平凡,奧斯丁就是將她的哲理通過愛情這一人人司空見慣的事物來表達的。乍一看,她講的是伊莉莎白。班納特與達西的愛情,但尋遍全書,確絲毫不見熱情澎湃的只言詞組。難怪《簡•愛》的作者夏綠蒂。勃朗特說奧斯丁不知激情為何物,的確,奧斯丁的作品給人的感覺最多的是理智二字。她以理智詮釋愛情,雖然沒有《呼嘯山莊》的生離死別,沒有《巴黎聖母院》的生死相隨,沒有《紅與黑》的浪漫熱烈,但其所反應的社會現實確是如此一針見血,她講的是婚姻,卻與愛情無關。

在奧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紀末期大英帝國正處於顛峰時期,而奧斯丁卻把視線關注在英國鄉間。當時英國鄉間的生活在作者看來是愜意悠閒的,純樸中包含平凡自然,但是整個英國社會的影響力始終波及著鄉村,如勢利、炫耀、虛榮和對婚姻的看法。當時的婚姻締結的充要條件是男方有可觀的家產,女方有豐厚的嫁妝。於是他們的結合便是幸福,便會為世人所承認接收。誠然,這樣的婚姻類似於一種資產合併,以錢作為婚姻的基礎,這明智嗎?在當時的達官貴人看來這無可非議。於是一切的婚姻要門當戶對,此處的門當戶對確切地說應是資產相當。於是,一個已婚紳士有一兩個情婦,或是貴婦人們有幾個消遣的情人也被當時社會所默認。可婚姻仍被冠以“神聖”這一詞來修飾。注重實際的人們始終以金錢作為信條,金錢至上方為他們的聖經,為之不惜賭上一生的幸福。這樣的做法才算理智、清醒。可悲的是錢成了地位的標誌、有錢=有教養=有地位=有高尚品格=具備做丈夫的一切條件。當貴婦人或是待嫁的小姐標榜自己的地位、修養、才華、嫻靜、優雅等等的諸多美德時,她們決不會想到這一切的美德得以形成的資本是錢,她們談及金錢時,顯現出蔑視和鄙夷,卻不知自己的婚姻得以締結不是因為美德,美德只是一件附屬品,作為她們豐厚嫁妝的最讓人信服的掩飾物。人們以敷衍、奉承、阿諛來祝賀新人,祝他們有錢人終成眷屬。

在本書中有兩個人物是此種婚姻的忠實奴隸。一個是夏綠蒂,一個是韋翰。

夏綠蒂從小受到的親職教育是注重門第、講究地位。她的父親威廉。盧卡斯爵士自稱與詹姆士宮有莫大聯繫,這樣的吹噓在鄉間鄰居間引起的轟動與崇敬已使他的虛榮心十分滿足。在這樣的薰陶下她與班納特家的財產繼承人柯林斯結了婚。柯林斯不僅為人做作、舉止粗俗,唯一可取的便是溜須拍馬之功。但他可以繼承班納特家的財產,且自己有一份田地和一份牧師的俸祿。僅僅為了這些,當柯林斯向伊莉莎白求婚失敗後的三天中,夏綠蒂一直借看望好友伊莉莎白為由,與柯林斯朝夕相對,終於在第三天使柯林斯向她求婚。她成了柯太太,卻不惜失掉伊莉莎白多年的友情。其實她也有不得已的地方,沒有豐厚的嫁妝意味著沒有幸福的婚姻,年齡頗大的夏綠蒂只有把握住這次對她而言難得的機會。起碼,她將來的生活有了著落,可以成為班家大宅未來的女主人。於是,她與認識不到三天的柯林斯結了婚。婚後,她不斷忍受著丈夫令人生厭的怪異行為,她唯一的安慰是使她的新家有條不紊,並在世人面前構建一個美滿的家庭。生活是殘酷的,擁有金錢的代價是失去跟多更為寶貴的東西,比如青春、愛情、幸福、快樂……

韋翰是個十足的流氓,他自恃外表軼麗,一心想通過婚姻來發家致富,可是,他忘了婚姻是相互的,金錢的交易也是相互的。他是個一窮二白的人,自是富家小姐不會光顧。但最終他還是通過不與麗迪亞結婚為要挾,向達西敲詐到了一筆可觀的收益。於是又一個婚姻,又一個為了金錢的婚姻鑄就了,這次不單出賣了幸福,還有靈魂,韋翰的靈魂被他自己徹底出賣了!婚姻既已變成手段,那幸福也是奢望了。

在本書中伊莉莎白一直是以一個正面人物來寫的,她理智、活潑、愛打趣,善於對人冷眼旁觀並直看穿其心思。書中常有她發表的見解和看法,作者通過她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和觀點,但表面上看來她是愛情的忠實追隨者,直到最終獲得真愛。但仔細想想也不難發現伊莉莎白或許說作者本身都難以逃出金錢性婚姻的怪圈。首先,作者在安排角色上讓達西擁有俊朗的外表、高尚的品格,最重要的是,無論他與伊莉莎白的情節發展多么跌宕起伏,有一點是事實,他是一位年薪一萬英鎊的紳士,與皇家有密切聯繫,有自己的莊園、家產、田地,總而言之,達西非常非常富有。所以,伊莉莎白當初拒絕柯林斯求婚的原因很簡單——有更好更富有的在後面。同時,伊莉莎白之所以對達西改變態度的轉折點是在她看見了達西碩大的莊園之後,彭伯里女主人的稱號無可避免的是一種誘惑。正如伊莉莎白所說,她是紳士的女兒,達西是紳士,他們是處在同一階層的。地位相差並非非常懸殊,更何況,她出自鄉紳之家,也算是半個富家小姐,小型的資產合併在所難免。她和達西的婚姻不被達西親友所接受,只因為達西原可以找一個比她富有得多的妻子罷了。

這樣的婚姻是一種悲劇,婚後所要面對的殘酷現實是免不了的。夏綠蒂在盡力扮演好一位主婦的同時卻一直懷念著深愛的昔日情人,她後悔當初因為那人的貧窮而未與之步入教堂,正如她所說:“沒有愛情的婚姻,不管因為受到尊重或者擁有殷實的家產而顯得多么榮耀,都比不幸強不了多少。”韋翰與麗迪亞的夫妻關係名存實亡,伊莉莎白與達西相處和睦,但不斷來自鄰居、親友和珈苔琳。德。包爾夫人的冷言冷語,讓她心煩意亂。

如此的婚姻悲劇在那一時代是很普遍的。究其根本原因,很簡單——婦女地位低下。婦女沒有工作、沒有得以維持生計的能力,只有依靠婚姻這條路來為將來的生活來源做打算。這是解決將來生計的最普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書中,女性的社會角色是很明顯的,即便是有錢的太太、小姐們,充當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婦而已。社會中男尊女卑的現象十分嚴重。如班納特家中有6個小姐,可是沒有男嗣,因而,班納特家的財產不得不由班納特先生的侄子繼承。這樣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妝只有從其母親當年的嫁妝中分得,嫁妝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輕的小姐們不得不選擇一條像夏綠蒂那樣的路,通過婚姻來為自己將來的溫飽作打算,自然會將婚姻視為金錢至上的買賣。如書中所描寫的,每一位太太在後半生最大的願望便是嫁女兒,讓她們未來在丈夫的資產庇護下得以生存。因而難怪郡里一旦來了一位有錢的紳士,母親們便認定他為自己的準女婿。所以當班納特太太得知伊莉莎白拒絕柯林斯的求婚後十分氣憤,責怪女兒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錢方面的條件而言,可以保證伊莉莎白將來有安定、溫飽的生活,在其母親看來,放棄這樣一棵“搖錢樹”是一種無理取鬧。在她年輕的時候,也是通過婚姻來衣食無憂,現在她更有義務要求女兒們以此獲得“幸福”,沒有原因,這只是一種規律,是英國社會當時的婚姻法則。

沒有經濟能力的女性在當時的金錢社會中得以舒適生存的唯一辦法是,出生前就挑個名門旺族,但這僅憑機緣,更多不幸出生於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們從不發現這是社會的弊端,而一直認為是自己出身貧寒。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就像是花瓶,等著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闊綽的人買走,僅憑運氣,與愛情無關。

這便是那一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錢至上的一個體現。社會的不平等性在成了那一時代的婚姻典型,享受愛情是一種奢侈,“現實、生存、理智……”這些辭彙在每個人的頭腦中如電影般不斷地重複放映,每時每刻提醒你:錢、錢、錢……

《傲慢與偏見》通篇是伊莉莎白幽默的俏皮話,可是這種強顏歡笑下,隱藏的卻是那一時代人們無盡的苦惱、不滿、遺恨。或許不幸太多了,變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羨慕、認可的“幸福”背後,堆砌著的又是什麼呢?是金錢、麻木、淚水、悔恨、遺憾,或許更多更多,但唯一沒有的便是真愛,彌足的真愛……

高二優秀讀後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800字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高二優秀讀後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800字

每天的傍晚,是兒子學習,我的讀書時間,我喜歡這份寧靜、溫馨和從容。就是伴著這份寧靜從容,我讀完了英國女性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並看完了它的同名電影與電視劇。雖然上學期間讀過這部小說,但也只是走馬觀花,一味追求故事情節,這次細細品讀,才發現它的真正魅力,讓人久久回味。

英國女性作家簡·奧斯汀出生於18世紀的英國鄉村小鎮,她沒上過正規學校,但受到較好的親職教育,她終身未婚。奧斯汀的作品以輕鬆詼諧的筆調,描繪了當時英國鄉村中產階級日常生活與田園風光,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愛情風波,一掃當時文學界假浪漫主義潮流。

《傲慢與偏見》全書講述了四樁不同的婚姻,展現了奧斯汀的婚戀觀,在她眼裡,其中的兩樁婚姻是不幸的:一是伊莉莎白的好友夏綠蒂、表兄柯林斯的婚姻,完全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二是伊莉莎白的么妹麗迪雅與威爾的婚姻,完全建立在初次相識與美貌之上。夏綠蒂是一個聰明的女子,但卻接受了自高自大、愚蠢的柯林斯的未婚,只因家裡沒有多少財產。對於婚後生活,夏綠蒂也抱無所謂的態度。這樣的婚姻狀況在現代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我認為單純的以物質為基礎的婚姻是沒有生命力的,在一個感情淡而無味的婚姻里,人的樂趣何存?夏綠蒂固然可以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但是她的精神世界永遠是蒼白的,她安排與柯林斯每天見面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她是多么聰明,但又是多么可憐可悲啊,一個無財產的女子就這樣成為一個時代的悲劇。

伊莉莎白的么妹麗迪雅是另一種情況的婚姻。在五姐妹當中,她行為最為放蕩無知,每日只知與軍官調情。她貪戀威爾的美貌,衝動的跟威爾——一個表面溫文爾雅,實際生活放蕩的人私奔,置家人的感受於不顧。後經達西的慷慨解救,兩人才苟合結婚,婚後麗迪雅還在家人面前炫耀幸福,實在是一個非常自私自利的女人。嫁給了一個偽君子,可想而知婚後生活如何拮据,全靠伊莉莎白與達西救濟生活。

奧斯汀所推崇的是後兩樁婚姻:伊莉莎白與達西的婚姻,吉英與彬格萊的婚姻。美麗而文雅的吉英與活潑機智的伊莉莎白對待婚姻的態度是理智聰明的,她們的婚姻建立在愛情基礎之上,但也不排除物質與相貌的因素。達西在初次見到伊莉莎白的舞會上並未對伊莉莎白的外貌產生好感,也反感她家人的低俗無知,但是隨著越多的接觸,發現了伊莉莎白的可愛之處。伊莉莎白也在越來越多的接觸中發現了達西的美德,消除了對達西的偏見,成就一樁美滿的姻緣。儘管他們在門第與教育上存在差異,但婚姻生活是依然是美滿幸福的。

在奧斯汀的筆下沒有驚心動魄、激情四射的愛情故事,更多是的理智與道德,所以,奧斯汀的愛情觀是理智的。在我看來,愛情是美好的,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能經受住婚後油鹽醬醋的平淡,真正的愛情不會因為形體的接近或遠離而改變,真正的愛情是日久生情,而非一見鍾情。

《傲慢與偏見》在對人性的描寫上也是深入的。傲慢與偏見屬於人性弱點最常見到的兩種。出身高貴、財產雄厚、地位高高在上的上流人最容易染上傲慢的習氣,對貧窮、粗俗的人瞧不上眼,達西就是其中一例。而地位低下、財產少而又有強烈自尊心的人在面對驕傲的優越者時則以偏見相對抗,這是另一種扭曲的傲慢,伊莉莎白就是一個典型。伊莉莎白最初看不慣達西的傲慢,受風度翩翩的威爾的蠱惑,更對達西的人格產生嚴重的偏見,但隨著深入了解,才發現誤會了達西。但是她能勇敢地糾正自己的觀點,擺正自己的態度,這一點是值得尊重的。而達西在初次求婚遭拒的情況下,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並積極改正,這才成就了這樁美滿的姻緣。

不難想像,如果達西在初次求婚遭拒後傲慢依然故我,如果伊莉莎白在了解真相後沒有面對達西的勇氣,那么他們之間永遠都會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人與人之間相處,總會有摩擦,有衝突,有誤會,但只要你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削去自己的稜角,小處說,能達到人人和諧、群組和諧,大處說達到社會和諧、世界和諧。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每天的傍晚,是兒子學習,我的讀書時間,我喜歡這份寧靜、溫馨和從容。就是伴著這份寧靜從容,我讀完了英國女性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並看完了它的同名電影與電視劇。雖然上學期間讀過這部小說,但也只是走馬觀花,一味追求故事情節,這次細細品讀,才發現它的真正魅力,讓人久久回味。

英國女性作家簡·奧斯汀出生於18世紀的英國鄉村小鎮,她沒上過正規學校,但受到較好的親職教育,她終身未婚。奧斯汀的作品以輕鬆詼諧的筆調,描繪了當時英國鄉村中產階級日常生活與田園風光,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愛情風波,一掃當時文學界假浪漫主義潮流。

《傲慢與偏見》全書講述了四樁不同的婚姻,展現了奧斯汀的婚戀觀,在她眼裡,其中的兩樁婚姻是不幸的:一是伊莉莎白的好友夏綠蒂、表兄柯林斯的婚姻,完全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二是伊莉莎白的么妹麗迪雅與威爾的婚姻,完全建立在初次相識與美貌之上。夏綠蒂是一個聰明的女子,但卻接受了自高自大、愚蠢的柯林斯的未婚,只因家裡沒有多少財產。對於婚後生活,夏綠蒂也抱無所謂的態度。這樣的婚姻狀況在現代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我認為單純的以物質為基礎的婚姻是沒有生命力的,在一個感情淡而無味的婚姻里,人的樂趣何存?夏綠蒂固然可以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但是她的精神世界永遠是蒼白的,她安排與柯林斯每天見面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她是多么聰明,但又是多么可憐可悲啊,一個無財產的女子就這樣成為一個時代的悲劇。

伊莉莎白的么妹麗迪雅是另一種情況的婚姻。在五姐妹當中,她行為最為放蕩無知,每日只知與軍官調情。她貪戀威爾的美貌,衝動的跟威爾——一個表面溫文爾雅,實際生活放蕩的人私奔,置家人的感受於不顧。後經達西的慷慨解救,兩人才苟合結婚,婚後麗迪雅還在家人面前炫耀幸福,實在是一個非常自私自利的女人。嫁給了一個偽君子,可想而知婚後生活如何拮据,全靠伊莉莎白與達西救濟生活。

奧斯汀所推崇的是後兩樁婚姻:伊莉莎白與達西的婚姻,吉英與彬格萊的婚姻。美麗而文雅的吉英與活潑機智的伊莉莎白對待婚姻的態度是理智聰明的,她們的婚姻建立在愛情基礎之上,但也不排除物質與相貌的因素。達西在初次見到伊莉莎白的舞會上並未對伊莉莎白的外貌產生好感,也反感她家人的低俗無知,

但是隨著越多的接觸,發現了伊莉莎白的可愛之處。伊莉莎白也在越來越多的接觸中發現了達西的美德,消除了對達西的偏見,成就一樁美滿的姻緣。儘管他們在門第與教育上存在差異,但婚姻生活是依然是美滿幸福的。

在奧斯汀的筆下沒有驚心動魄、激情四射的愛情故事,更多是的理智與道德,所以,奧斯汀的愛情觀是理智的。在我看來,愛情是美好的,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能經受住婚後油鹽醬醋的平淡,真正的愛情不會因為形體的接近或遠離而改變,真正的愛情是日久生情,而非一見鍾情。

《傲慢與偏見》在對人性的描寫上也是深入的。傲慢與偏見屬於人性弱點最常見到的兩種。出身高貴、財產雄厚、地位高高在上的上流人最容易染上傲慢的習氣,對貧窮、粗俗的人瞧不上眼,達西就是其中一例。而地位低下、財產少而又有強烈自尊心的人在面對驕傲的優越者時則以偏見相對抗,這是另一種扭曲的傲慢,伊莉莎白就是一個典型。伊莉莎白最初看不慣達西的傲慢,受風度翩翩的威爾的蠱惑,更對達西的人格產生嚴重的偏見,但隨著深入了解,才發現誤會了達西。但是她能勇敢地糾正自己的觀點,擺正自己的態度,這一點是值得尊重的。而達西在初次求婚遭拒的情況下,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並積極改正,這才成就了這樁美滿的姻緣。

不難想像,如果達西在初次求婚遭拒後傲慢依然故我,如果伊莉莎白在了解真相後沒有面對達西的勇氣,那么他們之間永遠都會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人與人之間相處,總會有摩擦,有衝突,有誤會,但只要你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削去自己的稜角,小處說,能達到人人和諧、群組和諧,大處說達到社會和諧、世界和諧。

相關內容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300字
傲慢與偏見英文1000字讀後感
高中暑假讀後感英語作文: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高中生暑假讀後感1000字:讀《傲慢與偏見》有感
初一暑假讀後感英語作文:《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8年級暑假讀後感900字:讀《傲慢與偏見》有感
名著《傲慢與偏見》英語讀後感
國外《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國外名著《傲慢與偏見》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