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如往日

在文章中作者做了對貴族精神的描述是:一方面,他們身居與上層社會,必須手中有錢,以維持高貴的生活:另一方面,但凡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又看不起錢,並不把物質的東西看得很重。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耳濡目染著佳作。

很羨慕作者的家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她父親在國內受過高等教育,有留學從政,喜好藝術,從聽戲到收藏書畫,骨子裡又是一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朋友“的平和仁義,不樹敵,知進退的鴻儒。關鍵是其對子女的開放,不會因為其實女孩子而放鬆對其的文化教育,可以說章詒和從小就開始耳濡目染高級知識分子們的所作所為,而父親的位置也為她接觸這些人提供了很重要的條件。更重要的是,章伯鈞除了不讓小章上桌外,並沒有對她有太多的限制,並沒有把她當成什麼都不懂得小孩子。其中在介紹儲安平的時候,章伯鈞給章詒和講儲安平和《觀察》,並鼓勵章詒和閱讀《觀察》。還會給她講一些民主黨內部的事情。可以說身處這樣的氛圍以及開放的環境讓其在寫此書時有更大的自由與便利。這不禁讓我想到如今的親職教育環境問題,我自己的就是很寬鬆的,讓讓我有更大的自由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把它做到最好,鍛鍊了自己對時間以及事情的分配。

一段不忍回憶的歷史,國家個人值得思考。

往事如煙,往事又並不如煙。這本厚厚的書書寫的不是歷史,而是社會是人生,當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置身在文革當中的還在成長的中國一樣,一個國家猶如一個人,成長中難免會犯錯,會遇到暗礁險阻。文革,我們中國所犯的一個很大的錯誤,也不是不可饒恕的,因為一切終將成為過去,往事終將如煙,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反思反思,再反思。在這樣一個提倡依附權勢,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環境中,我們自己,我們的國家到底有怎樣的啟示,到底該如何去做,或許值得我們去思考。

往事如煙,往事又並不如煙。回憶,觸動我們被擱置很久的淚腺,同時也留給了我們很多的震撼和思考。